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克氏针茅草原是旱生禾草草本群落,其旱生适应性强,在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的锡林郭勒盟草原有着广泛的分布。本论文通过分析,2000-2010年阿巴嘎旗北部那仁宝拉格苏木气象站的观测气象要素数据与定居牧户浩特的草场调查三个年度的样地资料数据,探讨了其主要气象要素与草场群落的对应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上一年冬季降雪量和下一年春夏季降水量多而均匀,有助于多年生植物的生长,反之上一年冬季降雪量少而下一年春季较干旱,甚至到6月以后集中降水,则有助于一年生植物的大量生长。2)从温度来看,研究区温度高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间接加速影响土壤水分蒸发量,使裸露土壤容易干旱,不利于常规植物的正常生长;反而温度低推迟植物春季返青和维持裸露地面的持续状态。3)风速与地表植被覆盖、土壤湿度等条件相关,一般对植物的返青幼苗产生机械损伤、加速其被沙埋速度和间接导致增长地表蒸发量,减少土壤的水分而限制植物生长。总体上来说,明显影响退化草场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降水量,从而克氏针茅草原的植物种类组成与降雨量及其分配状态有突出对应关系,而温度和风速一般起间接的作用来改变对其植物种类组成。  相似文献   
3.
以遥感技术对化德县七号乡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利用GIS技术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解译与分析,对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1995~2004年该乡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七号乡土地利用以草地和林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居民、交通建设用地面积很小;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主要特点是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在增加,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在减少,交通建设用地增加,而未能利用的土地面积在减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重点介绍了内蒙古西桌子山及其邻近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群的区系特征、分布现状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采用野外植物样方采取及实验室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阿巴嘎旗北部牧户常年放牧和隔年休牧的冬季草场为例,探讨短期休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论如下:(1)两个草场植物群落内植物数量差异不大,主要差异表现在主要植物的平均重要值及两个草场仅有2对共优种。此外,短期休牧冬季草场的禾本科植物比重提升的同时,一年生藜科植物也显著提升;(2)短期休牧冬季草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常年放牧冬季草场,但差异不显著;(3)两个草场植物群落处于中等相似水平,植物种间存在分异化趋势;(4)短期休牧冬季草场植物群落总体呈微弱正联结,种间联结松散,处于正向演替阶段,常年放牧冬季草场呈微弱负相关,群落较不稳定,存在一定退化风险;(5)两个草场的植物群落离稳定性都有一定差距,但短期休牧冬季草场植物群落稳定性略好于常年放牧冬季草场。可见,短期休牧有利于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持。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东北部近十年耕地面积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市、科右前旗、东乌珠穆沁旗等24 个旗市耕地面积增加了51.04% ,由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缓解了人均耕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满足了林区、工矿、城镇的商品粮需求。但是耕地大幅增加是以开垦大量草地为代价,使部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失调,影响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利用土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放牧方式下牧户定居点放牧半径内(750m)草场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情况,以中蒙两国边境线两侧对应苏木内牧户定居点为中心,对不同放牧半径内的草场进行植物样方采集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如下:纳兰苏木(蒙古国)样地内,在300m放牧半径范围内,草场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水平较低,样方间植物相似度较低,物种间更替速度快,样方生境差异较大,而300m放牧半径范围外,草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上升明显并趋于稳定;那仁宝拉格苏木(中国)样地内,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整体来看呈相近水平,与放牧半径间无显著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样方间植物更迭速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若出现不当的人为活动干预,草场容易出现整体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牧民合理放牧、维护草场生态和促进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提供理论支撑,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室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定居网围栏放牧方式下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已出现显著差异;牧户草场放牧强度与草原退化指示种平均重要值占比呈正相关;牧户放牧强度与草场植物群落稳定性呈负相关。说明放牧强度对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当牧户放牧强度超过草场的承载力时可能引起草原稳定性减弱、植物群落物种间结构差异化,从而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控制牲畜数量、合理放牧是当下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区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命安全的严峻问题,也是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话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解决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展开讨论,简要阐述如何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提出实施办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