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1例原发于纵隔的肿瘤及囊肿,其中胸腺瘤占35.2%,畸胎瘤占23.9%,神经源性肿瘤占18.2%,其他肿瘤占22.7%。三类常见肿瘤中,以胸腺瘤恶性率最高(32%),神经源性肿瘤次之(15.4%),畸胎瘤无1例恶性。术前正确诊断25例,未能分类25例,误诊21例。本文分析了误诊原因。此外,报道1例罕见的胸腺瘤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例极罕见的成年人原发性肝肉瘤.对成人肝原发性未分化肉瘤病例临床病理进行研究,发现该瘤来源于肝内胆管壁,原发瘤甚小但生长迅速,切除后6个月复发伴腹腔内多处转移。原发瘤和继发瘤性质相同,具有粘液样外观,镜下有的瘤细胞呈星形,松散地分布于粘液性基质中,有的类似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结构,苏丹Ⅲ染色瘤细胞内有多量脂肪小滴.瘤细胞内外还可见到一种嗜伊红小体,PAS染色具抗消化酶特性。原发瘤周围区可见被卷入的胆小管和上皮团索。此瘤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上均无法归属于任何已知的分化性肉瘤,故将其称为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文献上本瘤在国外至今只有11例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肝的平滑肌肉瘤也甚罕见,已知国内只有7例报道,对此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也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2岁。轻咳4个月,胸片发现胸内肿块2个月,于1986年10月21日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咳、带少许白色粘液痰,无血;伴低热、气促,消瘦,无胸痛。2个月前胸片检查发现右上纵隔肿块阴影,考虑纵隔淋巴结结核,并给予链霉素、异胭肼等治疗。10月初胸片复查时怀疑纵隔淋巴瘤,遂收入我院附院胸外科治疗。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查:T38℃,R30次,P100次,BP13.3/9.3kPa。慢性病容,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颈、右胸壁静脉稍显露,胸骨右缘叩诊浊音。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00g/L,RBC3.5×10~(12)/L,WBC9.6×10~9/L,N0.38,L0.59,E0.03。二便常规检查无异常。胸片示正位右上纵隔半圆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湛江医学院病理教研室27年间病检中遇见的皮肤附件肿瘤及瘤样病变151例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眼眶的间叶性软骨肉瘤是较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眼科最近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李某,女,33岁,邮电报务员。1986年四月中旬开始自觉左眼发胀,眼球前突,有阵发性视矇及视野缩小,视野缩成一横条状裂缝,持续数秒钟后,视力及视野自行恢复正常,初起每天  相似文献   
6.
应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ZIO(Zinc Idide—osmium)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26例食管癌及癌旁上皮、局部淋巴结转移组织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是了解食管癌组织中LC的分布、形态和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镜观察8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郎格罕氏细胞,较详细描述了其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再次提示郎格罕氏细胞胞浆内的Birbeck颗粒可能有两种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和泡状核细胞癌为常见,腺癌(高分化及低分化)少见。Yeh(1967)分析1437例鼻咽癌活检,腺癌只占24例,且其中4例为腺样囊腺癌。湖南医学院许建晃等分析558例鼻咽癌,其中19例(3.4%)为低腺癌,其放疗后存活5年以上者较其他类型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本地区26年来活检及手术确诊的恶性淋巴瘤(ML)648例进行了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的ML和我国其他地区及东方ML的特点一致,即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滤泡性ML发生率均较低,而T细胞型ML发生率则较高,且本组T细胞型ML以女性比例较高。特别论述了本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伴有硬化的60例(大多为结节硬化型,少数为弥漫型),拟于今后进行随仿,与同类型无硬化病例的预后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0.
间叶性软骨肉瘤是一种较特殊的软骨肉瘤,形态与一般的软骨肉瘤不同,可发生于骨或软骨内,也可发生于软组织中。原发于眼眶的间叶性软骨肉瘤,最早为国外 Reeh 于1966年报道,以后陆续报告者共计仅10余例,国内首例由刘子君(1980)报道,以后有唐宝懿等的报道,总数只有四例。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与一般的眼眶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