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贝类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导致贝类养殖海区时常发生天然饵料微藻匮乏现象。为通过人工投饵方式应急解决天然饵料微藻供应不足问题,采用压制法制备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对其缓释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藻粉、海藻酸钠和2%氯化钙溶液添加质量比为25∶5∶1.25,压制强度87.5 kg/cm2。此条件下制备的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在60目网袋中的平均缓释量为1.93 g/d(干质量),可满足17 cm/s流速下人工投喂需求。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富含10种水产动物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65%;含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粗脂肪比例为29.92%。由缓释性能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可见,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适合于自然海区人工投喂滤食性养殖贝类。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鲤鱼口服免疫后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度对鲤鱼(Cyprinus carpio)口服免疫后免疫应答规律的影响,试验设定了两个温度梯度,并测定了各温度梯度下鲤鱼口服免疫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药饵后,鱼体内血清抗体效价、血清γ球蛋白含量和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5℃低温组抗体效价自第28天显著高于30℃高温组,低温组γ球蛋白含量第14天高于高温组,在56d有极显著差异。温度能显著影响鲤鱼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溶菌酶和SOD活性,低温组除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低于高温组外,溶菌酶和SOD的活性均显著高于高温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二、三倍体幼鱼的生长差异,定期测定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两者体长、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养殖,黄颡鱼二倍体幼鱼从初始值(体重(3.89±1.01)g,体长(7.35±0.50)cm)增长至体重(9.89±3.94)g、体长(9.71±1.42)cm,消耗饲料132.7g,饵料系数1.11;黄颡鱼三倍体幼鱼从初始值(体重(3.63±0.83)g,体长(7.21±0.38)cm)增长至体重(9.61±3.20)g、体长(9.80±1.23)cm,消耗饲料135.79g,饵料系数1.18。三倍体黄颡鱼比二倍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稍高,体长增长率及体长特定生长率偏高,饵料系数略高,但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在活体解剖三斑圆雀鲷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三斑圆雀鲷鱼体侧扁,体被栉鳞;头小眼大,侧线不连续;背鳍、臀鳍、尾鳍基部具有鳞鞘;鱼体呈褐色到黑色,具有3个白点;背鳍硬棘12支,臀鳍具硬棘,尾鳍形;胃发达呈圆形;具有3根粗大的幽门盲囊;雌雄异体,生殖腺紧贴于膘的腹面。  相似文献   
5.
3种药物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药物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急性毒性及相互关系。[方法]以480尾健康的凡纳滨对虾仔虾为试验对象,用高锰酸钾、甲醛、聚维酮碘3种药物分别进行单一药物和任2种药物组合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试验。[结果]3种药物对凡纳滨对虾仔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甲醛:70.21、43.56、37.65、26.22 mg/L;高锰酸钾5.54、3.74、3.22、2.84 mg/L;聚维酮碘 7.05、5.26、4.39、3.53 mg/L;其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62、0.28、0.35 mg/L。这3种药物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结论]聚维酮碘与高锰酸钾和甲醛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低毒性强度的甲醛对高锰酸钾具拮抗作用,当高锰酸钾与甲醛毒性强度相当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分析价格暴涨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农产品价格暴涨的有效性政策建议,以完善政府部门加强对农产品市场风险预警的管制和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7.
四种金属离子对地图幼鱼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4种金属离子Na+、K+、Ca2+、Mg2+分别在单因子和双因子条件下对地图幼鱼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浓度梯度内,单因子条件下,除Ca2+对淀粉酶活性起强烈的抑制作用外,其余3种离子对淀粉酶活性均起促进作用,其中Mg2+的促进作用最强。双因子条件下,Na+和K+互作对淀粉酶的激活作用高于2者单独作用,Na+和Mg2+在一定浓度下互作对淀粉酶的激活作用高于2者单独作用,而K+和Mg2+互作则会抑制Mg2+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3种不同饲料,即黄粉虫(A)、颗粒饲料2号(B)、颗粒饲料3号(C)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用3种饲料养殖丝足鲈幼鱼30 d,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效率上,试验组A(329.21%)>试验组B(145.09%)>试验组C(98.97%);在增重率上,投喂黄粉虫的试验组A增重最多,增重率为64.09%,其次是试验组B,增重率为52.23%,试验组C增重率最小,增重率为28.50%,其变化趋势与蛋白质效率的变化相同。综合蛋白质效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和经济成本等指标来看,可以选用2号颗粒饲料作为丝足鲈幼鱼的日常养殖饲料。  相似文献   
9.
以蓝藻为原料的厌氧发酵生物转化效率差,产气量低,恰当的预处理工艺可以调整蓝藻特性,提升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本文研究碱法热处理耦联的预处理工艺对蓝藻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以蓝藻藻浆SCODcr为响应值,研究预处理3个主要参数变化对蓝藻细胞的分解效果。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联合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蓝藻藻浆SCODcr的影响,模型的R2为0.983 9。验证试验表明:当NaOH处理浓度为3%、78℃处理5.6 h时,蓝藻藻浆SCODcr为5 446 mg·L-1,是采用1% NaOH、40℃处理3 h,蓝藻藻浆SCODcr值(2 570 mg·L-1)的2.12倍。厌氧发酵结果表明,经优化处理后的蓝藻藻浆产气率较对照提高了4.72倍,达425.4 mL·g-1 VS。同时,研究发现经预处理的蓝藻厌氧发酵后,烘干的藻粉中不含MC-RR,MC-YR含量仅为0.58×10-2 μg·kg-1,可安全地用于制备复合有机肥。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应激因子、应激因子的来源以及动物的应激反应;建议采用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适量投喂营养均衡高效的配合饲料,从而降低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减少应激因子和水产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