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和优缺点,以及近年来在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种群分类、遗传稳定性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茶树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茶叶产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为茶叶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广西鹿寨、融水县茶园设喷施800、1000和12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调查统计翌年春茶产量、百芽长、百芽重及发芽密度,并测定分析其主要品质成分.[结果]喷施植物免疫蛋白能有效增加茶树的百芽长、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从而提高春茶产量,平均提高30.9%,以1000倍液处理的产量最高,较CK提高了39.8%.1000倍液处理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但各处理茶叶中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免疫蛋白能提高茶叶产量及水浸出物、茶多酚和EGCG含量,且以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佳,可在广西茶叶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本地茶与类茶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市所辖融水县和三江县境内山峦叠嶂、山岭连绵起伏;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550-1700mm;属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境内分布着“牙己茶”等10多种野生茶或类茶资源。本文为有效合理地保护、利用与开发本地茶资源,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柳州苗族、侗族地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由于民族文化及居住环境的不同,苗、侗族不同区域的油茶制作工艺及饮食方法有所差异。本文围绕苗、侗族打油茶茶叶的初加工工艺、饮食过程中主辅料成分及制备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其异同,为开发打油茶旅游产品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福鼎大白茶和桂绿1号两个品种为对照,对柳州九万山古茶树群体种进行绿茶产品试制,比较分析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古茶树群体种所制绿茶产品表现出栗香高、滋味醇爽的感官品质特征,具有高水浸出物(46.78%)、高氨基酸(4.59%)、茶多酚含量适中(23.61%)的生化特点,茶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72%,EGCG占儿茶素总量的比例(42.53%)显著低于两个对照品种。古茶树群体种所制绿茶产品综合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和桂绿1号所制绿茶。  相似文献   
6.
开发野生石崖茶创建特色茶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市所属融水县的九万大山与元宝山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地带,境内山峦叠嶂、连绵起伏;溪河密布、雨热同季、寒暑分明,属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常年云雾缭绕,是茶叶较适宜生长的区域。境内分布生长着“野生石崖茶”等多种野生茶或类茶资源。针对柳州茶叶产业呈现“起步晚而起点高;技术低而资源广;市场小而力度大”的特点,有效合理地保护、利...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采用不同类型的生物和化学防控措施,调查分析不同防控方式下小贯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结果表明:1)单项防控方式中除色板处理虫口减退率稍低外,其他生物防控处理在药后14 d的虫口减退率均高于联苯菊酯,其中以鱼藤酮水剂处理的虫口减退率最高.2)不同组合防控方式中,4种组合...  相似文献   
8.
9.
选取柳州九万山野生茶树春季150个单株作为供试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柳州九万山野生茶树资源春季鲜叶生化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柳州九万山野生茶树春茶资源中筛选出7株植株生化成分优质的资源,共同表现为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适中,氨基酸3%,酚氨比20,咖啡碱含量5%,儿茶素及EGCG含量适中:筛选出1株具有高茶多酚(34%)特性,10株具有高氨基酸(4%)特性,9株具有高咖啡碱(5%)特性,6株具有高儿茶素(180 mg/g)特性,3株具有高EGCG(50 mg/g)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茶组植物新资源元宝山茶(Camellia yungkiangensis var.Yuanbaoshanica)的饮用安全性,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元宝山茶资源的鲜叶固定样和红茶工艺样为材料,参照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通过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慢性喂养(30 d)亚急性毒性试验对其毒理学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元宝山茶具有较高的茶多酚、可溶性糖及可可碱含量,但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元宝山茶鲜叶固定样提取物对ICR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5.123 g/kg,其红茶工艺样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为7.573 g/kg;元宝山茶(红茶工艺样提取物)各剂量组在添加S9与不加S9时均未导致测试菌株(TA97a、TA98、TA100和TA102)出现致突变作用,即Ames试验结果呈阴性;在5.00 g/kg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食用量的144倍)条件下,元宝山茶(红茶工艺样提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按0.87、1.74和3.47 g/kg的剂量经口灌胃红茶工艺样提取物给SD大鼠30 d,试验期间各剂量组大鼠的精神状态、行为活动、摄水、粪便、尿液及各腔道分泌物等均未见异常,也无大鼠死亡;其体重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脏器湿重及脏/体比值等除个别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外,绝大部分指标均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剖检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元宝山茶对大鼠产生明显毒性意义的病理变化。【结论】元宝山茶属于典型的高茶多酚、高可溶性糖、高可可碱及低咖啡碱的特异性资源,且具有很高的饮用安全性,按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标准属于无毒级食品,作为代茶饮料植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