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技术是指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将经处理过的稻种直接撒播到麦田地表,麦稻共生,收割时留茬30cm左右自然竖立,脱粒后的秸秆就地散开或就近埋入墒沟,任其在稻作期间自然腐解还田的一种稻作技术.该技术在我市试验、示范已4年,取得较好成效,亩均产量一般在500kg以上.2002年全市示范应用面积达2000亩,平均亩产达580kg左右.  相似文献   
2.
我市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曾研究示范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但因当时机械不适合我市生产实际,且配套的栽培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未能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等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中央、省、市对水稻机插秧的大力政策支持及机插秧省工、省时、高产、稳产优势的充分体现,水稻机插秧在我市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2005年插秧机由130台增加到458台。机插面积由1.1万亩发展到6.2万亩,2{)05年全市种植大户已普遍采用机插秧,部分乡镇甚至出现了机手订单过饱和现象。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机插秧将成为我市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江阴市位于苏南地区,全市粮田面积28.36万亩,常年以稻麦两熟为主。近几年水稻亩产一直稳定在550kg左右,是江苏省的水稻高产地区;而小麦生产因受传统种植方式、自然条件、农民种麦积极性差等制约,单产一直未能突破300kg大关。为确保我市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加大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通过狠抓农田建设、积极引进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粳稻采用机插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插秧机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技术的成熟及江阴市政府对水稻机插秧的政策支持,水稻机插秧得到了快迅发展,2006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达12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30%以上,2007年有望突破60%。另一方面,近几年推广的杂交粳稻因高产优质深受种植户喜爱,虽种源有限,但种植面积也已超过全市水稻面积的1/5.机械化和杂粳化已成为我市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杂交粳稻能否采用机插秧还未见试验报告。为此,本试验设计了4个播量处理来研究杂交粳稻进行机插秧的可能性,旨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