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不同程度的发生多重感染及混合感染引起猪体温升高到40.5℃以上的"高热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笔者认为蓝耳病只是原发病原之一,多重感染和混合感染同时存在才是造成此种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的关键。合并感染的病原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支原体、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因此,应根据疫病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猪群体质,提高抗病力入手,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陈仓认真贯彻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及防控措施,在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理性分析了陈仓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围绕生猪产能恢复客观提出了几点对策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病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多重感染的致病性疾病。笔者根据生产实际,采用以下几面措施防治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陈仓区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动物防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我区地理位置特殊,为外来疫病的传入带来了可乘之机,也为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增加了更大的难度。通过对全区动物防疫工作调研,发现存在防疫体制机制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防疫人员技术力量薄弱;防疫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指出了落实防疫经费和加大技术培训等方面好的防疫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免疫仍然是防控动物疫情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的规模养猪户、养猪场以及养猪小区都是依靠免疫来控制疫病的。然而,近几年对已免猪群血清免疫抗体测定表明在不同猪群同时使用同一种疫苗的情况下,有些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很高,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64以上,而有些猪群几乎检测不到抗体。不难看出,由于猪群免疫抑制症导致的免疫失败在猪群中普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猪群经免疫后却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旧病复发,新病迭出,发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已经成为养鸡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该病病毒的血清型和血清亚型较多.而它们之间的交叉保护性又很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今年在指导大恒199肉用土鸡生产中.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现结合我们的经验谈一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7.
由于奶牛采食时吞咽下坚硬而尖锐的金属异物进人网胃而引起网胃和腹膜损伤性炎症。临床上呈现顽固性前胃弛缓和网胃区疼痛敏感为主症。当腹内压强增高(分娩时努责、瘤胃鼓气等)网胃收缩加剧,金属异物穿透网胃壁、膈肌而刺伤心包(心肌),则引起心包的化脓、腐败性炎症过程。症状为:食欲废绝;全身疼痛症状加重;心血管系统变化明显,心跳增数、颈静脉怒张、胸下和颌下水肿,伴随出现心包摩擦音、拍水音和心脏浊音区扩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陈仓区抓住了这一变化,在西山7镇大力发展肉土鸡养殖以顺应社会的需求。为了摸清西山的土鸡养殖情况,陈仓区组织专人利用近一月的时间对肉土鸡饲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9.
1 临床主要症状 发病猪体温升高多在40~42 ℃.多表现为全群发病,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迫促,多数猪病初伴有皮肤、耳朵发红,中期苍白,后期多呈带紫斑的败血症状,部分病猪毛色发黄,背部毛孔多有点出血,仔猪多见大腿内侧皮下有紫色斑点或鲮片紫斑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