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74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使牦牛能够提前发情,缩短牦牛的繁殖周期,减少冷季对犊牛的影响,试验采用冷季补饲的方式,提高母牦牛营养促进早期发情。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牦牛在6月下旬发情16头,发情率为32.00%,到7月上旬共发情37头,总发情率达74.00%。对照组母牛6月份未发情,到7月上旬发情67头,发情率为51.54%。2015年、2016年数据显示6月份母牦牛未发情,到7月上旬各发情5头,发情率分别为2.63%和3.07%。因此,适时补饲能有效调控母牦牛提前发情配种。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疫情在几内亚暴发。至10月21日,全球因埃博拉病毒死亡的人数已超过4500人,累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超过9000例。埃博拉病毒已经越过大洋,从非洲扩散至欧洲和美国。这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恐怖"杀手"。埃博拉病毒的首次暴发是在1976年下半年。当时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几乎同时暴  相似文献   
3.
对含有外源基因的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龟(简称:转基因唐鱼)和同胞家系中不含有外源基因唐鱼(简称:非转基因唐鱼)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转基因唐鱼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高于非转基因唐鱼,粗脂肪含量低于非转基因唐鱼,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转基因唐鱼和非...  相似文献   
4.
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产育种、养殖生产和渔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国民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科技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日显其重要地位。为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将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写进渔业法》。新修订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家将有计划地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可见研究、保护和利用好水产种质资源是我国渔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在水产种质的保护和利用的工作中,如何加强我国水产种质的检测和监测能力,完善种质检测技术是确保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在种质利用方面水产养殖业与农业一样,优良的品种对于养殖产业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使用良种可增加产量20—30%,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国家先后投资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原良种场和省级原良种场,对优良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提纯复壮。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加强水产品种选育苗种生产、经营、进出口管理,提高水产苗种质量,维护水产苗种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根...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与野生唐鱼耐温限度及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野生型唐鱼Ⅰ和野生型唐鱼Ⅱ的耐温和耐氧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30 °C,升温速率为1 °C / h时,三种唐鱼的半致死高温分别为:38.53±0.08 °C、38.28±0.29 °C和38.55±0.09 °C。在驯化温度为25 °C,降温速率为2 °C / 24h时,三种唐鱼的半致死低温分别为:1.13±0.40 °C、1.26±0.10 °C和1.21±0.12 °C。恒温25 °C时,测定三种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66±0.02 mg/L、0.74±0.21 mg/L和0.51±0.01 mg/L。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三种唐鱼对温度和溶氧的耐受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方法从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线粒体基因组中扩增到1段约15.5kb的片段,测定了其中627个碱基的序列。经测序分析表明,该扩增片段包括486bp的D—环的部分序列以及D—环5端的tRNA^trh和tRNA^pro基因的完整序列。其中486bpD环序列包含3段保守的终止相关序列TAS、与TAS互补的序列以及类似其他鱼类线粒体CSB序列。tRNA^trh由线粒体DNA的H链编码,长度为72bp。tRNA^pro由线粒体DNA的L链编码,长度为69bp。并绘制了这2种tRNA的二级结构图。本研究所测定的基因序列已登录国际GenBank数据库,序号为AF489918。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卫星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进行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3对罗非鱼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2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稳定的引物,用这 82对引物检测3种罗非鱼的遗传结构,共检测到60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7.37个,数据经Popgen32计算和EXCEL工具作图,构建3种罗非鱼的DNA指纹数据库,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模式图。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79 6、0.530 1和0.312 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03 2、0.678 6和0.291 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075 4、0.608 3和0.152 8,由此可见,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同时筛选得到16对具特异性条带的核心引物组合可将3种罗非鱼完全区分,每个位点可在其中一种罗非鱼中扩增出独有的条带,从而将这种罗非鱼与其它两种区分开来,将16对特异引物的图谱数据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罗非鱼及其杂交种的鉴定研究。为解决罗非鱼品种混杂遗传渐渗问题和保护罗非鱼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对大口黑鲈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全序列进行了SNPs位点筛选和分型,共筛选到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C-1453T和T+33C),其中C-1453T位于启动子E8 box和Octamer(+)调控元件之间的区域,T+33C的突变位于第一外显子区域,属于同义突变,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单标记位点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体重、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将2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6种双倍型(去掉频率小于3%的组合),关联分析表明,双倍型D2在体重、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的均值均高于其它双倍型,而双倍型D5在体重、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的均值均低于其它双倍型,双倍型D2与D5之间在5个主要生长性状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推测双倍型D2对生长性状起正相关,而双倍型D5与大口黑鲈的生长性状呈负相关,因此推断MSTN基因突变位点双倍型D2与D5可作为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两个标记位点,用其分子标记位点来辅助大口黑鲈育种工作以期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养殖大口黑鲈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APD技术分析了广东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3个群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用12条随机引物对3个群体共88尾大口黑鲈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了106个位点,平均每条随机引物扩增出8.8个位点;广州群体、顺德大良群体和顺德南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2.08%、33.02%和40.5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51、0.1176和0.1627;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08、0.1742和0.2378.这表明目前广东地区养殖大口黑鲈种质资源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降低,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种质退化.  相似文献   
10.
羧肽酶A (EC 3.4.16)是一类水解蛋白和多肽底物C端芳香族氨基酸或脂肪族氨基酸残基的消化酶.在草鱼生长相关的功能基因上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生长的相关性可为草鱼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根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EST-SNP库的羧肽酶A1基因(CPA1)重叠群的2个Contig扩增该基因的序列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经过序列比对,共筛到2个颠换SNP位点:C+412A和A36C,分别位于CPA 1基因外显子5的34bp和内含子3的36 bp处,前者为错义突变.然后用一个群体的296尾草鱼对这2个位点用SnaPshot的方法进行检测和分型,统计基因型频率:A36C位点的AA基因型占26.7%,AC基因型占52.0%,CC基因型占21.3%.C+412A位点的AA基因型占15.5%,AC基因型占40.5%,CC基因型占43.9%.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2个SNP位点与草鱼体质量、体长等重要生长性状的关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C+36A位点不同基因型在体质量、眼间距均值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AA基因型和CC基因型在体质量、体长、体宽和眼间距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AA基因型各项指标均值显著高于CC基因型.C+412A位点在体质量等生长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该位点和生长不相关,但是CC基因型和AC基因型在体重和肛前距上差异显著(P<0.05),该位点CC基因型的6个生长性状均值都高于AA基因型.由两个位点组成的5种双倍型在体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双倍型D3和D5在体质量上存在差异显著(P<0.05).双倍型D3和D8在体质量、体宽、体长、体长/头长等生长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D3的各项指标均值最高,D8的各项指标均值最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可以考虑将草鱼CPA1基因作为候选基因,用于草鱼的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