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采用骨骼标本常规制作方法,对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的骨骼系统做了较全面的观察研究,对各骨骼的形态、位置及相应骨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龙里瘰螈与尾斑瘰螈(P.caudopunctatus)、中国瘰螈(P.chinensis)、香港瘰螈(P.hongkongensis)、广西瘰螈(P.guangxiensis)和织金瘰螈(P.zhijinensis)进行了部分属间和种间的比较.可为瘰螈属的分类、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用透明骨骼双色法对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大树蛙(Rhacophorus dennysi)、黑点树蛙(Rhacophorus nigropunctatus)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黑点树蛙在副蝶骨、舌器、肩带等方面与斑腿泛树蛙和大树蛙存在着明显差异,并对泛树蛙属与树蛙属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的人工饲养、两栖类血液生理学和比较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水城地区的棘腹蛙(Paa boulengeri)、棘胸蛙(Paa spinosa)和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3种棘蛙的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威宁中华蟾蜍的分子分类学地位,对采自贵州省威宁县的蟾蜍标本(标本号:LPSWN01A)进行线粒体12S rRNA 基因扩增和双重单系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标本的序列大小为906 bp (GenBank 登录号:KJ803016),基于数据集 A 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威宁中华蟾蜍与7条中华蟾蜍同源序列聚为一个单系(中华蟾蜍支系),威宁中华蟾蜍以较低的最大似然率独立为一个支系;基于数据集 B 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威宁中华蟾蜍与2个中华蟾蜍华西亚种种群聚为一支,因此推断威宁产蟾蜍属于中华蟾蜍华西亚种(Bufo gararizans andrewsi )。另外,威宁中华蟾蜍与云南怒江种群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093,说明威宁中华蟾蜍属于中华蟾蜍华西亚种,与之前的传统分类文献记载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