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正> 河北省是个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省份,人均淡水占有量居全国倒数第一。近十年来,由于持续干旱,造成地上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干旱十分严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用水量急剧增加,已占到总用水量的80%左右,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粗放,仍在采用大水漫灌的浇地方法,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覆膜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凉州区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沟施肥栽培的玉米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较全膜垄作垄播垄施肥栽培和全膜平作栽培提前2-6d,生育期延长2d;穗粒数较全膜平作栽培增加54.0粒,千粒重增加11.6g;折合产量最高,为15110.29kg/hm2,较全膜平作增产10.37%。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威市紧紧围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促进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发展节水高效富民产业的总方向,充分利用本地优越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初步形成了蔬菜、瓜类、马铃薯、棉花、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等为主的区域性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大幅提升。本文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武威市不同县域2008-2012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凉州区优势经济作物为蔬菜;民勤县优势作物有瓜类、中药材、棉花、果品和葵花;古浪县优势经济作物有马铃薯、中药材、油料作物、甜菜、啤酒大麦和果品;天祝县优势作物为蔬菜、马铃薯。武威市主要经济作物在不同县域的比较优势不尽相同,不同县域所具有的优势经济作物种类也不同,主要是因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农业资源优势差异造成。利用比较优势原则来合理安排和布局,是发挥县域资源优势,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作物的生产效率,培育壮大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经济作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武威市武南镇进行了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腊熟期除全膜平作与半膜平作相同外,其它处理均较半膜平作提前;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半膜平作,折合产量以全膜双垄沟播最高,为15 488.2 kg/hm2,较半膜平作增产45.8%,且产值和纯收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西灌区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的玉米保墒、增产效果好,成熟期较对照(常规半膜平作)提前3 d,折合产量为18219.0 kg/hm2,较对照增产32.9%。  相似文献   
7.
8.
2012 年对甘肃省武威市25 个乡镇43 个村498 户日光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模式及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威市日光温室栽培作物以黄瓜、番茄、辣椒等果菜类为主,主要栽培茬口为一年一大茬和一年两茬;棚膜、草帘、种苗、肥料是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成本的82.4%;一年多茬和一年一大茬栽培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平均单方水效益也较高;多年生栽培效益低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产量偏低,但单方水效益较高。综合考虑产投比及当地水资源状况,建议在武威市中部地区适当发展一年多茬栽培模式,在海拔高度1 500 m 以上的冷凉灌区和二阴山区适度发展多年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产业是武威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也是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武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竞争力与市场前景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市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特别是旱地资源是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自然优势;良好的政策环境、区位优势、种植技术、优良的品质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国内外消费趋势的增加和市内加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比较效益的明显提升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将上述优势进行优化组合,提出武威市马铃薯产业必须走建立脱毒种薯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建立专业市场促进商品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