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含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胚乳发育分子机制及相关调控网络。【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ZOL-1在授粉后5、10、15、20、25、30 d 6个时期的胚乳转录组进行比较,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与GO功能注释,并对FPKM平均值大于1的基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玉米自交系ZOL-1胚乳发育在授粉后25~30 d时籽粒长、宽、厚增长速率最快,增长率分别达到15.9%、16.1%和10.2%。经过转录组测序和同参考基因组比对,过滤后reads占比至少为83.99%,测序质量和组装效果均较好。按照连续比较系统方法,在10 d_VS_5 d、15 d_VS_10 d、20 d_VS_15 d、25 d_VS_20 d和30 d_VS_25 d分别检测到7129、5252、4254、775和312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分化过程、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和细胞器等条目中。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碳代谢、氨基酸代谢、信号转导等与胚乳发育相关的通路。通过对FPKM平均值...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镇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万hm^2左右,其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镇雄县的气候特点需要不同的玉米杂交良种,金禾2号(原代号ZH3—8)是原镇雄县雄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系310与91113组配育成的杂交玉米新组合,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等特点,是一个优良的中熟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晚秋富硒荞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地块整理、良种精选、播种时间、种植密度、肥水管理、富硒液的喷洒、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以供该县晚秋富硒荞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0 年 5 月以来,镇雄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种质资源普查专项领导小组,组建普查工作组,参照上级方案,制定普查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普查与收集工作。走访县档案局、统计局、民宗局、烟办等部门查阅县志、档案等资料,访问老农技人员调查了解相关信息,深入实地普查 41 个乡镇次,122 个村次,行程 4000 余公里,走访群众 426 人次,拍摄资源照片 200 余张,采集技术数据 200 余条,基本摸清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查清了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切实完成对 8 个乡镇(附乡镇名及收集样品于后)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共征集古老农作物地方品种、野生近缘植物资源 40 份:粮食作物 7 份、蔬菜 10 份、果树 22 份,其它类作物 1 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小麦新品种‘云麦110’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个种植密度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考察该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与品质相关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均影响显著;对第三、四、五、六、七叶期的茎蘖数均影响显著,但对八叶期的茎蘖数影响不显著;对籽粒周长影响显著,但对其余4个粒型性状影响不显著;对容重影响显著,但对其余8个品质性状影响不显著。当基本苗为270×104/hm2时产量最高(6435.00 kg/hm2),茎蘖消长最平缓,成穗率最高(25.39%),籽粒周长最大(18.07 mm),容重最高(798.00 g/L)。因此,小麦新品种‘云麦110’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较大,其中基本苗为270×104/hm2时该品种产量最高,产量三要素最协调,茎蘖消长最合理,株高适宜,且综合品质性状最好,适宜在该种植密度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