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水载铜基防腐剂季铵铜(ACQ )和铜唑( CuAz)处理毛竹竹条,采用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3种参照液体,测定其在防腐处理竹材表面的接触角,并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处理材的表面自由能,探讨防腐处理对竹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面的表面自由能略高于竹青面,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p>0.05);ACQ与CuAz处理材的表面自由能差异显著, ACQ处理材的表面自由能高于CuAz处理材;与未处理材相比,经过防腐剂处理的竹材,大多数表面自由能有所增加,但是随着载药量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ACQ载药量达到5.2 kg· m-3,CuAz达到2.2 kg· m-3,防腐处理材与对照样的表面自由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3种阻燃剂对重组竹燃烧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Bambusa emeiensis)竹束为原料,选用磷酸二氢铵、聚磷酸铵和硼硼合剂3种阻燃剂处理竹束并制备阻燃重组竹,采用锥形量热仪测试了阻燃重组竹的燃烧性能,并分析了阻燃处理对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均能有效降低重组竹的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总量,延长点燃时间,其中SBX和APP能够大幅度降低发烟量和产烟速率。但是阻燃处理对重组竹的物理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劣化,特别是吸水厚度膨胀率显著增加。3种阻燃剂中,MAP处理材抑制燃烧效果最好,对材料力学性质影响最小,热释放总量比未处理材下降了62.38%,MOE下降了0.78%,MOR下降了6.14%;SBX处理材的抑烟效果最好,发烟总量比未处理材降低了88%;APP处理材的引燃时间最长,为未处理材的3倍。  相似文献   
3.
以市售精刨毛竹条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压渗透的方式促使甲苯胺蓝染色剂、硫酸铜防腐剂在竹条中快速渗透,分析防腐剂有效成分在竹材中渗透与截留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压力的增大,染料在竹材中的渗透时间急剧减少,渗透速度增大,压力与渗透速度的关系符合Poiseuille公式;当压力为0.2~0.4 MPa时,染料在竹材中明显截留,出液端渗透出的液体接近无色;染料在渗透过程中,竹黄部分的染色效果低于竹青部分,染料在竹青中的渗透距离要大于竹黄;以硫酸铜溶液(CuSO4)在不同压力和不同浓度下对竹材进行加压浸渍,压力对加压端至0.5 m处的铜含量的降幅影响明显,随竹材长度的增加,竹材中铜含量出现迅速降低—缓慢降低的转变过程。加压浸注防腐剂有利于防腐剂的纵向和横向渗透效率,压力的调控可以促进防腐剂的横向渗透及其在竹材中的截留,渗透效果随渗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有机溶剂的物理性质对竹材常压渗透性的影响,选用5种醇类溶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和丁醇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条进行常温常压渗透,以单位体积竹材中渗透液体的体积(体积渗透量)和物质的量(摩尔渗透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醇类对竹材的常压渗透48 h内可完成200 h渗透量的90%以上;醇类分子链长度增加时,溶剂渗入竹材的分子数量减少;液体的渗透量随着醇类极性的增强而增加;液体黏度的倒数与溶剂在竹材中的体积渗透量成正比;醇类在竹材中的流动符合黏性流或线性层流。  相似文献   
5.
用二羟甲基二乙烯脲( DMDHEU)和糠醇( FA)复配处理后,杨木的质量增加率为14.8%~375.%,并系统研究了改性处理对木材紫外加速老化性能的影响。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未处理材表面O1s数量增加,XO/XC 较老化前增加36.9%;经10%、20%和30%药液处理木材老化后表面的XO/XC 分别增加20.5%、25.5%和14.7%。红外吸收光谱( FTIR)分析显示,老化2000 h后处理材在1700、1075 cm-1两处的吸收峰明显比未处理材弱,说明DMDHEU和 FA处理杨木能够减缓紫外光造成的老化。老化后的木材颜色都变深,未处理材的色差随着老化时间逐渐增大,处理材在开始的500 h色差迅速增加,之后趋于稳定。以上结果表明, DMDHEUF/A 处理能有效改善杨木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