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808篇
农学   334篇
基础科学   425篇
  355篇
综合类   2678篇
农作物   483篇
水产渔业   264篇
畜牧兽医   1030篇
园艺   418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16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中市蜜蜂产业发展概况、蜜蜂三产存在的问题、蜜蜂三产发展规划,突出"三个结合"的工作方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工作思路,以期为推动汉中市蜜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全域旅游,积极筹建覆盆子鲜果采摘园和观光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分析了覆盆子产业发展前景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浙东白鹅是我国著名的中型肉鹅地方良种,其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抗病力强,为充分挖掘浙东白鹅的遗传潜力,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我们进行了浙东白鹅种质测定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鹅来自象山县种鹅场的浙东白鹅选育种群的种苗鹅。1.2试验方法浙东白鹅种苗鹅出壳  相似文献   
7.
8.
<正> 养殖有特殊生活技能的龟,可提高龟类的观赏价值,市场效益较好。据市场调查,以下几种观赏龟较受欢迎! 1.会捕蛇的龟 金头龟,背腹双甲坚硬,两甲收缩时边沿咬合严紧,遇毒蛇攻击,就用双甲夹住蛇体、越夹越紧,直至蛇窒息而死。乌龟,更善捕蛇,先引蛇缠身,六收闭甲,然后伸头咬蛇,激其缠得更紧,最后乘蛇不备,突然张甲把蛇体撑断,致蛇于死地。两种龟捕蛇方式张合相反,各有情趣。  相似文献   
9.
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于 9月 2 2日在南京隆重举行了“棉花无土育苗及其无钵移栽方法”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植棉业从原来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化育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从 1 991年开始集中所内最优秀的十几位专家教授在资金还不到位的情况下重点攻关 ,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 ,终于攻克了棉花无土育苗这项国内外棉业界革命性和有划时代意义的实用型农业高新技术 ,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 ,使棉花育苗移栽简单、快速、省时、省…  相似文献   
10.
拉法山诗意     
我想我只能以原始和寂寥来形容远古时的拉法山。那时,森林是土地上的旺族,没有人类,更没有谁可以发现它的俊美与深邃。除了缭绕在主峰上的云,除了流淌于山下的河水。这样一座山,任何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它的年龄面前应该都只是倏忽一瞬,只是它的俊美它的深邃兀自寂寞了千百万年。直到20世纪后叶,独具慧眼的蛟河人才认识了它并使它热闹起来。那么,几千年来曾经在白山松水间活跃过的肃慎人、夫余人、渤海人、女真人又是如何将这关东独一无二的绝妙景观一再错过的呢?如今我们该将怎样的遗憾虚构到他们的心头和记忆里面?我一共登过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