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从卵孵化的幼虫,再经化蛹,而羽化成蛾,为一个世代.其品种很多,有的有“滞育”;有的无“滞育”.有“滞育”的品种,均以卵期“滞育”越年.化性是指一年之内孵化回数,即世代回数的遗传性.凡一年之内只完成一个世代,即产“滞育卵”越年的品种,称为一化性品种;一年之内要完成二个世代,而以“滞育卵”越年的品种,称为二化性品种;一年之内发生多回世代的品种,称为多化性品种.多化性品种分为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和无“滞育”多化性品种两个类型.多化性品种每年世代回数,一般表现不稳定.比如,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在亚热带年内发生八个世代的,往往因生活条件关系改变其世代回数.主要是气温条件的影响,例如,将广州的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引进合肥,即减少年内世代回数.  相似文献   
2.
我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但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反动統治的重重剝削和摧殘,不仅得不到正常发展,反而日趋衰落。解放后,在党的重視与正确领导下,蚕桑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例如,績溪县浩寨公社桑园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了6倍,当地群众形容解  相似文献   
3.
我省蚕丝生产和丝绸纺织工业在迅速发展,预计到一九六七年桑园将发展刮三百万亩以上,蚕茧发展到一百五十万担以上。为此,谨对家蚕茧生产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地参考。一、多次养蚕的安排与品种问题在大跃进中,群众创造的一年多次养蚕,是增加蚕茧生产的有力措施,它能够提高桑园和蚕室蚕具的利用率,争取时间增加蚕茧生产。是符合多快好省精神的。但在生产安排上要因地制宜,选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能够根据蚕体斑纹的有无,迅速、准确地将蚕的雌雄分开。据此,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可以免去蛹体雌雄鉴别工序,大大节省劳动力;在蚕茧生产上,也可以实行雌雄蚕分开上簇、雌雄茧分别烘缫,能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和生丝品位。为此,我们自1971年起着手选育家蚕斑纹限性品种,现已选育出多对斑纹限性品种。其中“花茂×锦春”这对限性品种,经过1984和1985年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表现出孵化齐一,眠起、老  相似文献   
5.
家蚕起源于黄河中游中华民族发祥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世界各地饲养的家蚕染色体数目都是n=28。中国陕北地区有n=28、二化性为主一、二化性自然混杂种群的野桑蚕。四川、浙江等省气候温暖湿润,有三、四化性自然混杂种群的野桑蚕,染色体也是n=28。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新疆等省、区和越南、阿富汗均无野桑蚕。陕北家蚕在农家自留蚕种的年代,都是一化性。实验得知:一化性种有的能分化出二化性蚕,二化性种有的能分化出三化性蚕;广东轮月系有滞育卵多化性种,引进热带即能自然生活继代,演变成为无滞育卵多比性种。河内的无滞育卵多化性老品种,分泌“滞育激素”机能已退化,引进温带,因不产滞育卵,在冬季天寒,桑树落叶期较长的环境中,不能自然生存。就中国境内来说,家蚕和野桑蚕都由北向南,随气温逐渐增高而增加化性。家蚕由一化→二化→有滞育卵多化→无滞育卵多化;野桑蚕由一、二化自然混杂种群→二、三化自然混杂种群→三、四化自然混杂种群。古代交通不便,远道携带蚕种,只有一、二化性种滞育卵共不发育阶段经过日数长的才能适应。考诸史籍,黄帝族原居住陕北。中华民族中汉、黎两族均由北向南发展,古代文明相随传播。陕北有些地方有实生地桑(桑墩、桑朴)和乔木桑,塬面较完整。原始社会人类就塬边挖洞居住,利用地桑及野桑蚕比较方便。可以设想,捕捉野桑蚕放置?  相似文献   
6.
一、总论家蚕化性,历史资料很多,但对家蚕化性类型都没有说得明白。关于家蚕化性原理,也无适当文献。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东大渡边勘次教授用二化性品种蚕做材料研究得出:产“不滞育”卵的环境条件,产“滞育”卵的环境条件,以及“不滞育”卵与“滞  相似文献   
7.
桑蚕品种很多,为当前生产普遍采用的叫现行品种,现指最主要的瀛汗、瀛文、华九、华十。这4个品种规定的杂交组合为瀛汗×华九,瀛文×华十。瀛汗×华九做春用种,瀛文×华十做夏秋用种。现在四川省春、秋两季都采用瀛文×华十(正反交)。而华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