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安徽省退耕还林的绩效和后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退耕还林对安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国家和农户目标的差异以及挤出效应的存在, 应加大公共支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不断完善激励措施, 进一步巩固安徽省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2.
兔眼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与生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兔眼蓝莓茎尖和茎段形成的愈伤组织和长期继代培养的试管苗为材料,接种于改良的WPM和1/2WPM的培养基中,研究活性炭与Vc液对兔眼蓝莓外植体和愈伤组织形成中褐化的影响以及外源体、活性炭对无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加入Vc液并含100~200 mg·L-1的活性炭时,能有效防止外植体褐化的发生;当培养基中加入Vc液并含200~500 mg·L-1活性碳时,可有效防止愈伤组织褐化发生。蓝莓继代培养试管苗在1/2 WPM的培养基中添加0.2 mg·L-1IBA,并含100~200 mg·L-1活性炭时生根情况最为理想,经过7 d暗培养,30 d后生根率高达87.8%。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工程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徽省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共有17市84个县均不同程度的参与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截止到2009年,安徽省已完成退耕地造林面积330.86万亩,其中生态林建设面积305.6万亩,经济林建设面积25.26万亩;主要造林树种包括16类,淮北平原区造林树种为4类,江淮丘陵区为10类,沿江丘陵区为13类,皖南山区16类,大别山区为10类;杨树在造林中所占的比例为最大,达到145.66万亩;造林保存率均达到97.7%。  相似文献   
4.
利用安徽省绩溪县茶叶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分析当前的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营效益,结果表明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正效益明显,但现行的合作组织的原则和组织结构制约了茶叶专业合作组织运营效益的发挥。据此提出为提升茶叶专业合作社效益,应在考虑其成员特征和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演化。  相似文献   
5.
休宁县21个乡镇的人居环境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休宁县人居环境整体综合水平不高,且乡镇之间差异较大,全区呈现“中部凸起,外围凹陷”的空间分布格局。因而不同水平人居环境应实施差异化的优化策略,高水平区域应协调各个子系统实现全面提升,较高水平区域应注重建设用地的集约性,较低水平区域应着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低水平区域可以选择异地搬迁、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6.
安徽发展林业产业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5-2717
通过对安徽林业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何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安徽林业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确权发证、减轻赋税、规范流转、搞活经营的安徽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虽已基本完成,但这只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后续改革中还存在着山林纠纷隐患、产权流转、公益林的经营管护、采伐限额政策尚需调整、林政资源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为此,需要从林业政策的配套调整、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集体林权后续改革,以确保林权改革绩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发生的新变化,并提出了改善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林业股份合作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股份合作林业是一种以股份明确产权,并且具有股份经营的某些性质的合作经济。它是我国在林业“三定”之后,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在林业上,带股份合作性质的早期实践出现在陕西洛南县刘家村(1983年)和福建三明(1984年)。当时,安徽省的祁门、休宁两县也开始了初步尝试。在安徽省虽然没有系统的宣传和研究,但10余年后的今天,林业股份合作制在全  相似文献   
10.
6月上旬,经营一度处于举步维艰的湖北航天聚星复合板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聚星)在农发行东西湖支行的“牵线搭桥”和真诚支持下,通过信贷杠杆的“三部曲”,使航天聚星与湖北纽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兰公司)两个湖北知名的“绿色企业”,实现成功“联姻重组”后,生产经营“起死回生”,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实现了银行化解风险、企业双方盈利的“三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