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2、L4、L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2种色素黑色紊、花色素含量都是前期低、后期高,其中SOD、POD和CAT于花后41~48d达峰值,黑色素于开花41d后突然升高,花色素于花后27d逐渐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素与SOD、POD达极显著负相关,与CAT达显著负相关;花色素与SOD、POD、CAT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收获前7d用1g/L Vc处理大田植株,发现甘蓝型油菜种皮SOD、POD、CAT活性增强,而黑色索、花色素含量下降。由此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影响种皮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 2、L 4、L 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2种色素黑色素、花色素含量都是前期低、后期高,其中SOD、POD和CAT于花后41~48d达峰值,黑色素于开花41d后突然升高,花色素于花后27d逐渐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素与SOD、POD达极显著负相关,与CAT达显著负相关;花色素与SOD、POD、CAT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收获前7d用1 g/L V c处理大田植株,发现甘蓝型油菜种皮SOD、POD、CAT活性增强,而黑色素、花色素含量下降。由此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影响种皮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郝秀静  梁翰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54-20555,2055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但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较低,降低了其营养品质及蛋白利用率。常规育种的方法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收效甚微,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改良玉米品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