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环境中的砷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张国祥  杨居荣  华珞 《土壤》1996,28(2):64-68
本文总结了国内有关砷的土壤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中的行为以及砷的作物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防治土壤砷污染的措施及管理方法;展望了21世纪土壤砷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三种提取剂:1mol/LNH_4OAc、0.005mol/LDTPA-TEA,0.1mol/L,HC1,对南北方的水稻土和灰钙土中的有效态Cd、Cu、Zn、Pb的提取率、各种相关性以及临界提取量和误差等。结果表明:北方灰钙土中有效态Cd的适宜提取剂为NH_4OAc,其次为DTPA、HC1;有效态Cu、Zn的适宜提取剂皆为DTPA,而南方水稻土中有效Cd、Cu的适宜提取剂也均为DTPA。  相似文献   
3.
砷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生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杨居荣  任燕  刘虹  王力平 《土壤》1996,28(2):101-104,109
通过模拟试验及污染现场调查,研究了砷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综合砷对农作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效应,拟定了土壤中砷的生态基准。  相似文献   
4.
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其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结合形态。结果表明,Cu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分布不均,以富含蛋白质的胚中浓度最高,以粗纤维和纤维素为主的种皮中浓度也较高;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分布比例最高,脂肪中很少;在籽实不同类型蛋白质的分布比例也有差别;谷物经过深加工后,Cu污染可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在软件工程、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指导下,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对县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并利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在微机上建立了实用的县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库系统,并具有数据管理、生态农业全息评价、预测、统计模型管理、图形管理等功能。为生态农业的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6.
日本公害病发源地的今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日本水俣病发源地-水俣湾,痛痛病发源地-神通川流域以及足尾铜矿山开采引起的荒废山林的治理过程,治理方法及经济补偿等。  相似文献   
7.
不同耐镉作物体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居荣  蒋婉茹 《作物学报》1995,21(5):605-611
通过镉在不同耐性作物根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内镉结合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小黑麦对镉的耐性并非主要是使其碹地细胞壁以减少其活性而解毒的机制;与其它耐性较低的作物相比,耐性相对较强的小黑麦中的分子量为17KD的蛋白质合成加速,推断与其在镉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性有关,经镉诱导产生了分子量为3.1KD的镉结合蛋白质,起到了减少体内游离态镉含量的作用,是小黑麦耐受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水稻籽实中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籽实中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结果表明,Pb在籽实各形态结合中的浓度分布不均匀,胚和种皮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胚乳和颖壳。就Pb总量而言,胚乳中的比例最高;Pb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中的分布比例最高,可达83%,脂肪中甚微;在4种主要类型蛋白质中,以谷蛋白和球蛋白中的比例较高。凝胶层析的结果表明,蛋白质-Pb结合体的表观分子量为54.5KD,蒸煮及体外消化酶的处理下,前者易分解,出现分子量较小的结合物。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小麦未成熟胚、烟叶组织及胡萝卜无性细胞系为材料,研究其在含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培养基中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烟叶组织对几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其顺序为Cu~(2+)>Cd~(2+)>As~(3+)>As~(5+)>Pb~(2+),而它们对于烟叶组织的毒性效应依次为As~(3+)>As~(5+)>Cu~(2+)>Cd~(2+)>Pb~(2+)。由此看出,对离体组织毒害的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累积数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籽实中 Pb的分布及其结合形态。结果表明, Pb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分布不均匀,胚和种皮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胚乳和颖壳。就 Pb总量而言,胚乳中的比例最高; Pb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中的分布比例最高,可达 83%,脂肪中甚微;在 4种主要类型蛋白质中,以谷蛋白和球蛋白中的比例较高。凝胶层析的结果表明,蛋白质- Pb结合体的表观分子量为 54.5KD,蒸煮及体外消化酶的处理下,前者易分解,出现分子量较小的结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