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反硝化聚磷除磷脱氮污水处理新工艺运行初期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进行了跟踪检测,并对细菌总数,霉菌,放线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在不同日期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2014年小榄菊花会各菊艺造型景点的造型特征、装饰物料和裱扎工艺,分析小榄菊艺造景特色.结果表明,此届菊花会的造景形象题材丰富,包括建筑造型、特色产业、文字素材、动植物造型等;造景装饰物料多样,包括布艺裱扎、彩印等类型以强化主体形象;菊花造型裱扎工艺纯熟,主要有吊扎和预制网架拼装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黄蝉属(Allamanda L.)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综述了黄蝉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系统学、生理生态特性、药理作用、杀虫活性和栽培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该属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情况,并对该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白兰(Michelia alba)为试材,于2013年12月对其10~20、20~30、30~40mm这3个直径的枝条进行疏枝试验,并于2014年3、6、9、12月跟踪测量截口的愈合程度,研究了截口直径、季度变化对其愈合的影响,以期为园林树木修剪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截口愈合速度与园林树木年生长物候相一致;20~30mm直径的截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另2个直径的截口,是较理想的疏枝直径。  相似文献   
5.
选取适宜的允许喷灌强度是避免喷灌条件下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不同喷灌压力与喷嘴直径条件下土壤结皮厚度、表层土壤容重以及土壤入渗性能随喷洒历时的动态变化。试验处理包括2种质地土壤(壤质砂土和粉质黏壤土)、3个喷灌压力(103,138,172 kPa)和3个喷嘴直径(3.97,5.95,7.94 mm)。结果表明,喷灌压力越大,土壤结皮厚度和表层容重越小,土壤稳定入渗率越大。喷嘴直径越大,土壤结皮厚度和表层容重越大,土壤稳定入渗率越小。土壤结皮厚度和表层容重随着喷洒历时的增加显著增大,而土壤稳定入渗率则随之对数减小。喷洒动能强度是一个描述喷洒水滴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优选参数。研究结果为允许喷灌强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日益引起广泛重视,但对边坡修复的生态效果评价则研究较少。本文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拟修复边坡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度量和评价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了生态修复边坡预评价的原则、对象和方法,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期通过对生态修复边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预评价的开展,填补理论空白,指导边坡修复项目的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7.
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苹果选择合理的采收期和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对苹果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影响较小,但对呼吸高峰的峰值影响明显;早期采收的果实硬度较大,但失重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晚采果实;适宜采收期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其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小。用于鲜食的果实可在10月22左右采收,此时果肉硬度为10.01 kg/cm2,固酸比为29.16,口感酸甜。用于长期贮藏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1日左右,低温贮藏150 d后果实硬度≥8.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7%。  相似文献   
8.
提取方法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表皮蜡质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三氯甲烷和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常温法、加热法和常温加热组合法提取香梨果实表皮蜡质,探讨香梨果皮蜡质的提取方法,为研究香梨果皮蜡质结构及成分提供基础。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为提取剂的效果明显优于正己烷,采取常温结合加热法提取表皮蜡质的含量最高,常温法提取的蜡质含量最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以三氯甲烷作溶剂可充分提取香梨表皮蜡质,而正己烷提取果实表皮呈不明显网状结构,仍有晶体残留;采用加热法,以三氯甲烷提取香梨果实表皮蜡质后,表皮蜡质有小部分残留,而正己烷提取后残留晶体较三氯甲烷提取后多,有不规则的小粒状晶体残存;用常温法则两种溶剂均不能将香梨表皮蜡质提取干净。综合提取蜡质含量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是有效且易行的提取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姜迪  姚剑  钱渊  杜林 《核农学报》2020,34(Z1):43-49
为探讨不同地域来源的明胶骨原料中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本试验采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广西、内蒙古和山东3个主产区的牛骨样品及当地牧草饲料样品中的13C和15N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线性回归讨论了牛骨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相关性与牛食谱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地区骨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相关性较好(R2=0.401 8),而内蒙古和山东地区骨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相关性较差(R2<0.1),反映了3地牛食物的来源稳定性及主要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对各地牛食谱结构推测的结果与实际牧草饲料样品中δ13C和δ15N值的地区分布规律也较为一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明胶骨原料中碳、氮稳定同位素产生地域性差异的原因,不仅为动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有益信息,更为动物制品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黄蝉属(Allamanda L.)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综述了黄蝉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系统学、生理生态特性、药理作用、杀虫活性和栽培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该属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情况,并对该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