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白云山自然保护区小黄山1 hm~2动态监测样地为基础,将样地划分为10 m×10 m,20 m×20 m,25 m×25 m 3个不同空间尺度的样方,同时将样地中所有调查统计过的个体按胸径大小划分为小径级(1 cm≤DBH5cm)、中径级(5 cm≤DBH10 cm)、大径级(DBH≥10 cm),分别代表3个不同的时间尺度。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内运用限制型和非限制型2种零模型计算了白云山森林群落的净系统发育亲缘关系指数(NRI)和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研究发现:(1)在10 m×10 m、20 m×20 m、25 m×25 m尺度范围内白云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系统聚集强度随着尺度的扩大依次增强,生境过滤作用明显。(2)在使用不同零模型假设时,2种模型计算出的NRI和NTI值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2种不同零模型假设下部分样方的NRI和NTI表现出了不同的正负值,总体来看,非限制性零模型趋向于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聚集,而限制性零模型趋向于群落发散。(3)小黄山样地小径级到中径级NRI和NTI值逐渐降低,而大径级聚集强度显著增加;同时,在限制型零模型下样地群落从小径级到大径级NRI和NTI逐渐降低。上述结果均反映了生境过滤是维持小黄山森林群落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普查以及样方调查,分析了校园内物种的多样性、优势种和稀有种,胸径、树高结构和物种生物量。结果表明:(1)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共有维管束植物81种,其中乔木植物43种,灌木植物20种,草本植物18种;(2)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和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在校园植物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3)胸径大于10 cm的个体有690棵,径级呈钟形格局,其平均胸径为27.40 cm,平均树高为12.36 m;(4)悬铃木,梧桐和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生物量较大,固碳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宝天曼暖温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1 hm~(2)样地,通过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等指标对样地内不同附生基质上苔藓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苔藓植物共有29科57属98种,羊角藓为优势种。样地内石生苔藓物种数最多,共有77种;石生苔藓、土生苔藓和树附生苔藓的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石生苔藓与土生苔藓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22,而土生与腐木生苔藓物种相似性最低,为0.523。苔藓生活型以耐旱能力最弱的平铺型为主,反映出样地内水分状况良好,但在不同生长基质中苔藓生活型的比例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不同苔藓对不同生长基质的适应存在一定差异,生境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苔藓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