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产纤维分解酶黑曲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对黑曲霉X1诱变选育(紫外、硫酸二乙酯、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获得产纤维分解酶能力强的突变菌黑曲霉,并对其产酶发酵条件和水解秸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X1经紫外、硫酸二乙酯及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筛选出1株产酶能力高的突变菌黑曲霉X1U4-1;与原菌相比,突变菌滤纸酶活性提高了66.7%,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22.3%,木聚糖酶活性提高了3.8%,还原糖含量(12 h)提高了6.8%。黑曲霉X1U4-1最适发酵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玉米芯∶麸皮=3∶7,接种量1.2 mL,硫酸铵浓度4%;在此条件下,滤纸酶活性达到0.77 U/g,纤维素酶活性达到93.80 U/g,木聚糖酶活性达到9 383.18 U/g。本研究表明,采用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可有效改善黑曲霉产酶性能和水解秸秆能力。  相似文献   
2.
“色污染”危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须全社会动员 ,全方位综合治理 ,以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温度和不同分级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其特异性抑制剂乌苯苷的敏感浓度,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Na/K ATP酶做初步探究,为进一步研究Na/K ATP酶活性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相关性打下良好基础.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Na/K ATP酶活性在50℃达到最大值,在反应温度低于或高于50℃时酶的活性均降低,且在高于50℃时酶活急剧降低.乌苯苷浓度在2 mmol/L时孤雌卵母细胞完全停止卵裂.A级卵母细胞,裸卵和过成熟卵母细胞三者的Na/K ATP酶活性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但裸卵的Na/K ATP酶活性在数值上略高于其它两组.因此,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Na/K ATP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其活力能够被2 mmol/L乌苯苷完全抑制,不同质量卵母细胞的Na/K ATP酶活性中,裸卵的Na/K ATP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日益加重的荒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国和邻国如韩国、日本的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EOS-MODIS遥感数据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反演求得荒漠化指数(DI)对内蒙古地区进行荒漠化地区的识别,根据像元数进行统计各种类型的面积。最后我们运用该方法对内蒙古荒漠化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可以准确的得到该研究区荒漠化现状分布,同时根据像元统计可以得到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2%的速率增大。荒漠化地区的荒漠化程度同样以每年10%的速度加重。结合气象观测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对于荒漠化的监测是可行的,准确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如何牢记单词也是英语学习者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探讨了通过纵横联想有效记忆单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玉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5053-5057
从现代农业旅游的驱动力着手,辨析了农业旅游内、外驱动力的作用,指出内生性成长模式是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道.进一步梳理了现代农业旅游的内生性成长因素,分析了现代农业旅游的内生成长障碍,并以江苏省兴化垛田农业旅游建设为参考,探索了适应普遍农业旅游的内生成长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不同受体胞质对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最佳去核时期,本试验选取体外成熟22 h的中期(MⅡ期)卵母细胞与体外成熟28 h的末期(TⅡ期)卵母细胞进行化学辅助去核操作,并将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构建重构胚,后期观察发育情况.结果显示,M期卵母细胞的显核率与TⅡ期卵母细胞的显核率无显著差异;但是TⅡ期卵母细胞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均显著高于MⅡ期卵母细胞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综上所述,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8 h后的TⅡ期可作为延边黄牛核移植去核操作的理想时期,在TⅡ期卵母细胞中选择化学辅助去核法去核能够提高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乳化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鸭肉中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选取240只14日龄的樱桃谷鸭(公),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含5%油脂的普通饲粮,处理组饲喂含4.5%油脂+0.2%乳化剂(改性磷脂>20%、溶血卵磷脂<1%)的饲粮。试验期为14~42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乳化剂能提高肉鸭14~28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并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对肉鸭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性影响;饲粮添加乳化剂对肉鸭42日龄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无显著性影响;饲粮添加乳化剂对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乳化剂可提高肉鸭胸肌的明亮度(P≤0.05),但是对pH、红度、黄度无显著性影响;饲粮添加乳化剂能够降低肉鸭胸肌的硬度和剪切力,提高了咀嚼度(P≤0.05),但是对黏性、弹性、内聚性、胶黏性、回复性均无显著性影响;添加乳化剂对肉鸭胸肌C18:1n9c、C18:2n6C、C18:3n6、C20:3n6以及单饱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