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标准规定了灌阳黑李生产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及授粉树配置、苗木及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与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实采收技术等,为灌阳黑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7年灌阳县"一季+再生稻"百亩高产攻关基地头季稻产量15.14 t·hm~(-2),再生稻产量8.28 t·hm~(-2),两季相加最高达23.42 t·hm~(-2)。百亩示范区种植超级杂交稻及再生稻,通过采用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微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实现壮苗、强根、大穗、实粒,夺取超高产。  相似文献   
3.
灌阳县从1995年开始,引进南方优质梨(主要品种是新世纪、丰水、黄蜜)进行种植,由于市场优势和适宜的生态条件,近年来南方优质梨在全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年底止栽培面积达1053.3hm^2(其中新世纪梨533.3hm^2),总产量达2.2万t。新世纪梨成花力强,早结丰产,但存在果实着色不均匀,果皮果点增多,皮色暗淡,锈斑多,肉质粗糙,并且容易裂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2012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开始大力推广“一季优质稻+再生稻”高效栽培模式。为了提高再生稻单产,积极组织推广、土肥、植保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高产栽培技术攻关。经过多年努力,灌阳县再生稻百亩攻关片的单季平均产量从2012年的260.78 kg/亩提高到2017年的552.1 kg/亩,被袁隆平院士誉为“灌阳再生稻甲全球”。通过开展“一季优质稻+再生稻”科技攻关,探索总结出适合当地的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选用良种;2)推广健身栽培,提高根系活力;3)完熟期收割,保留稻桩高度30 cm;4)在收割前15天施尿素15 kg/亩作促芽肥;5)化学调控。通过推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县的再生稻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6万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y两优900水气平衡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年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水气平衡栽培法、常规水分管理栽培法均比深水漫灌栽培法(对照)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以水气平衡栽培法Ⅰ(处理5)和水气平衡栽培法Ⅲ(处理4)最为明显,水气平衡栽培法Ⅳ(处理3)和水气平衡栽培法Ⅱ(处理6)次之。  相似文献   
6.
湘两优华占是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两用核不育系广湘24S为母本,与配合力强的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米质较优良,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