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猪皮肤组织块冷冻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基亚砜、甘油和乙二醇为冷冻保护剂,以3种浓度(10%、20%、30%)在2种降温条件下探讨适合猪耳皮肤组织冷冻保存的最适条件和方法以及复苏后对皮肤组织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快速冷冻条件下各处理均无组织块生长.慢速冷冻条件下复苏后组织块的存活率均为100%, 各冷冻保护液3种浓度的平均生长率分别为14.29%、56.52%和8.70%, 差异显著.20%甘油保护液下采用慢速冷冻方法复苏后组织块的生长率达82.35%, 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和对照组.新鲜和冻存后的细胞培养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 EDTA-牛血浆贴覆, 97.78%的新鲜样本组织块能较好生长,且扩展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鸡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单细胞克隆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第X期胚胎中分离胚盘,以鸡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用添加了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 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mol/L 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含1000U/mL LIF、10ng/mL bFGF和5ng/mL SCF的高糖DMEM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利用鸡第X期的胚胎干细胞,采用口吸管法、细胞稀释法和克隆环法3种方法,制备单细胞克隆,采用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显示,可获得传至5~6代的鸡胚胎干细胞。通过对传代培养后的鸡ES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和SSEA-1的鉴定,证实细胞未发生分化,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征。通过不同分离胚盘方法和不同消化时间的比较得出药勺法提取胚盘简单易行,原代消化5~8min的ES细胞适合于传代培养。口吸管法、细胞稀释法和克隆环法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0、4.2%和1.0%。经AKP活性和SSEA-1免疫荧光鉴定均呈阳性,扩增出的克隆能稳定增殖不分化。结果表明,细胞稀释法操作简单易行,试验时间短,对细胞伤害小,为鸡ES单细胞克隆进一步建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去骨瓣减压术在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采用脱水、降温、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 常规颞顶瓣23例,死亡1例;扩大额颞顶瓣10例,死亡2例.手术共死亡3例,病死率为9.1%.生存者中良好22例,中轻残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及时抢救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生料栽培平菇的大敌是木霉、青霉、毛霉,它们一旦出现,繁殖速度比平菇菌丝快得多,严重时甚至导至失收,轻的也要造成减产。它们与平菇菌丝的生长条件相似,对pH和温、湿度的适应范围更广,抗逆性能更强。用一般方法消灭这些霉菌,往往同时杀死了平菇菌丝。过去我们曾试用过75%的酒精、pH11的石灰水、以及10%的煤酚皂溶液,但均无效。在81年冬和82年春的大床栽培中,根据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体外定向诱导鸡胚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维生素C组成的诱导液对鸡胚精原干细胞进行诱导,利用Von Kossa's法、改良的钙钴法及免疫组化I型胶原(CollagenⅠ)进行成骨细胞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诱导后成骨细胞形成率达到82%,诱导后的细胞经Von Kossa's染色可见细胞间布满黑色颗粒,提示有矿化基质沉积;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呈深棕色或深黑色,免疫组化法染色细胞呈阳性。因此可以得出:鸡精原干细胞(SSCs)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鸡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从鸡第X期胚胎中分离胚盘,以鸡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用添加了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ol/L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含1000IU/m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1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5ng/mL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的高糖DMEM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可以获得传至5~6代的鸡胚胎干细胞(ES)。通过对传代培养后的鸡ES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和SSEA-1的鉴定,证实细胞未发生分化,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征。同时通过不同分离胚盘方法和不同消化时间的比较得出药勺法提取胚盘简单易行,原代消化5~8min的ES细胞适合于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