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lONThclct'clsandformsofthe111icroelcmcntsinthcsoil.ani111aIsandplantsarerclativetotllcirgrox"tllandcnvlronmentalcffect.ForcxampIc.Whenthcmicroelementssuppliedinthesollarcinsufficient'theyieldandqualityofcropsaredecreased.et'ennoyield-butthenlicroclcmcntsintl1esoilareexccssl\c'theplantsarcpoisoncd.sothatthcyieldandqual-ity'ofcropsarceffected.Asabovctl1esel11a}'giverisetodiseaseifanimalsandhun1anbeingcattheplants.ThereforeitisimportanttostiJdythclct'cls,forms-en\'iromnenta1effects…  相似文献   
3.
提出离子选择电极直接连续测定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 的新方法。研究了此法的检测下限、线性范围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并成功地用一种提取液同时定量地提取了植物中的 NO_3~-—N 和 NH_4~+—N,分析测定了8种蔬菜和8种树叶中的含量。本法检测下限:NO_3~-:1.26×10~(-6)mol·L~(-1),NH_4~+:4.47×10~(-7)mol·L~(-1)。线性范围:NO_3~-:10~(-1)—10~(-6)mol·L~(-1),NH_4~+:10~(-1)—10~(-7)mol·L~(-1)。干扰离子主要有(?),Br,Cl~-,HCO_3~-,NO_2~-:和 Hg~(2+),Mg~(2+),引起干扰的最低浓度依次为:10~(-7),10~(-6),10~(-4),10~(-3),和10~(-5)mol·L~(-1)。当 Cl~-,NO_2~-,HCO_3~-,浓度等于10~(-3)mol·L~(-1)时,干扰顺序为:(?)>Br~->NO_2~->Cl~->HClO_3~-,而当 Cl~-,NO_2~-,HCO_3~-小于10~(-3)mol·L~(-1)时,则干扰顺序为:I~->Br~->Cl~->HCO_3~(-1)>NO_2~-。在本实验条件下,加入 Ag_2SO_4(1.0×10~(-3)mol·L~(-1)),可消除1000倍的 Cl~-,HCO_3~-,100倍的 NO_2~-,0.1倍 I~-,Br~-,对 NO_3~-的干扰,加入 EDTA(2.0×10~(-2)mol·L~(-1)),可消除10倍的 Mg~(2+),Hg~(2+)对 NH_4~+的干扰,并使阴离子干扰减弱。本法标准样分析结果相对误差 NO_3~-<2.2%,NH_4~+,-2.0%~2.2%;变动系数(n=4)NO_3~-:<1.7%NH_4~+:<1.7%;16种植物样分析结果平均回收率(n=2)NO_3~- 96.5%~103.5%,NH_4~+:96.0%~103.2%。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全自动凯氏定氮新方法,确定了最佳计算机程序。本法具有灵敏(检测下限0.1mgN)、准确(分析53mgN相对误差0.01%)、快速(较经典法提高工效10—15倍)、操作自动化等优点。可代替经典凯氏法作为定氮标准方法。应用该法研究测定了东北地区12个主要树种绿叶中粗蛋白含量(5.07%—22.83%),为充分利用东北林区丰富的树叶蛋白资源,发展饲料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松针软膏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改进制备工艺,提高产晶得率,提出了以新1^#溶剂萃取松针制备叶绿素一胡萝卜素松针软膏的新工艺。确定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筛选出了理想的树种即樟子松和红松。结果表明本工艺产品得率高达15.5%,是石油醚萃取工艺的1.5倍以上;产品质量好,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均达到或接近企业一级标准;产品成本低,每吨可降低0.66万元左右;溶剂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超强酸(ZT-1)为催化剂合成松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羧甲基玉米淀粉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两次加碱法新工艺合成了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影响羧甲基淀粉取代度和粘度的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浓度13%,淀粉浓度4mL/g,乙醇浓度85%,碱化温度40℃,碱化时间70min,醚化温度40℃,醚化时间4h。  相似文献   
8.
越桔(红豆)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兴安岭野生越桔(红豆)的色素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溶剂、酸碱度、光照时间、受热温度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豆色互在pH≤3的酸性环境中的光、热稳定性较好。乙醇的存在可使红豆色素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首次成功地制备出ZT-3载体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多相催化合成松香季戊四醇酯。通过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松香和季戊四醇原料配比3:1,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260℃,催化剂用量5%,保护气体为CO2。并利用XPS和IR技术对催化剂活性以及失活原因进行了剖析。实验表明:本工艺与文献法〔8〕相比,反应时间缩短1~2h,反应温度降低10~20℃,产品质量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且实现了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首次采用了以ZT-2载体固体酸为催化剂的多相催化工艺合成了松香甘油酯.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用量、反应活性、使用寿命等.并对酯化反应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保护气体种类进行了充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料摩尔比为1:1,ZT-2载体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0.06%(以松香计),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260℃,保护气CO2.实验表明:该工艺与利用质子酸或Lewis酸(ZnO)均相催化酯化传统工艺相比,反应时间缩短了3.5h,反应温度降低20℃,实现了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和再利用,且具有不腐蚀设备等优越性.产品质量(如软化点和酸值)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