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和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大豆胞囊线虫(SCN)休眠卵孵化的影响.分别测定了5个温度梯度下(18℃、21℃、24℃、27℃和30℃),7个光照条件下(0/24 h,4/20 h,8/16 h,12/12 h,16/8h,20/4 h和24/0 h)和7个土壤含水量(1%、5%、10%、15%、20%、25%和30%)条件下SCN休眠卵的孵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18~30℃之间,休眠卵的孵化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30℃下孵化数量最大,达1316.33条.全光照处理的孵化量最大,达745.00条,4L/20D、12L/12D和20L/4D次之,而全黑暗处理的孵化量最少,仅为102.00条.土壤含水量在1%~30%之间,含水量为15%时孵化数量最大,达265.33,含水量在1%~15%时,孵化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水量大于15%时,孵化量随含水量增加反而降低.研究证实在SCN休眠期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增加光照时间来诱导卵孵化,以提高J2孵化数量,采用休眠胞囊接种应注意调节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2.
3.
在实验室内寄主体外测定了8种大豆田常用除草剂对大豆孢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2龄幼虫(J2)存活率及卵孵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乙草胺和2,4滴丁酯+异丙草胺对温室和田间SCN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供试除草剂对大豆孢囊线虫J2均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其中以乙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和嗪草酸甲酯处理效果最好,24 h死亡率分别达99.33%、99.33%和89.33%;乙草胺、2,4滴丁酯+异丙草胺、嗪草酸甲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处理7 d,J2的死亡率均达100%,精喹禾灵、精吡氟氯禾草灵和三氟羧草醚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91.33%、81.33%和79.33%;所有除草剂对孢囊孵化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2,4滴丁酯+异丙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强,孢囊孵化率仅为1.25%;乙草胺和2,4滴丁酯+异丙草胺对温室和田间SCN的繁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豆根系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不同除草剂对大豆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ITS区通用引物对阿苏里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arthuri)和燕麦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同时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RsaⅠ、HaeⅢ、MspⅠ、HinfⅠ和AluⅠ)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相应酶切图谱。两种线虫的DNA序列测定分析以及ITS-RFLP酶切图谱得到的鉴定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试验得到的阿苏里伞滑刃线虫和燕麦滑刃线虫ITS-RFLP酶切图谱可以为线虫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H值对大豆胞囊线虫孵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孵化是其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为探索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适宜pH条件.测试了5种酸(硫酸、盐酸、磷酸、钼酸和乙酸),2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处理中,pH为4.0、4.5、5.0的硫酸,5.0、5.5、6.0的钢酸及6.0的磷酸对SCN卵的孵化表现刺激作用;碱性处理中,pH为9.0氢氧化钾和8.0、8.5、9.0的氢氧化钠对SCN卵的孵化存在刺激作用,其余处理表现抑制作用.在刺激卵孵化的处理中,pH为5.0的硫酸和9.0氢氧化钾校正孵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1.00%和114.86%,孵化持续时间分别为14.33和20.00 d.因此,最适宜大豆胞囊线虫孵化的酸性条件为pH 5.0的硫酸,碱性条件为pH 9.0的氢氧化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