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宗臣(1)(1239-1330) 十一月宿于潜 蜂迷蜜瓮术丝香,蚁泛花瓷碧玉浆.县僻人稀寒日晚,古松·8翠出危墙.(一)  相似文献   
2.
薛田(1)句旋科把树炊香稻,剩种豌巢沃晚田。忆'(六)成都书事百韵注释:(1)薛四字希稷,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师事种放,与魏野友善。第进士。初仕丹州(今陕西宜川县)推官。历知通江县(今属四川)。通判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毫州(今属安徽),人为三司度支判官,改益州路转运使,知河南府。天圣元年(1023)知益州(今四JI诚都)。录农事诗句一则。(2)此为作者知益州时作。描述风物富饶的川面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农事诗句。川西平原自古以稻作著称,收稻后撤以豌豆等豆料作物作绿肥肥田。几百年来至今沿袭。曹汝j…  相似文献   
3.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8,(1):149-153
竹墨兰图仍赋 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花一两茎。(一) 王翠岩写竹求诗亦与 古画画物无定形,随物赋形皆迫真。其次师述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晋魏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何况高束李杜编,江湖竞买新诗读。愿君种取渭川一千亩。饱饭逍遥步扪腹。风晴烟雨尽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肃。员大夫,来子章,何碌碌!(一)  相似文献   
4.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6,(1):114-126,144
韩维(1)(1017-1098)和晏相公湖上四首录第二首获水登红稻,篙舟割紫菱。杯盘见秋物,江海思飞腾。城西书事五首蔬畦绕茅屋,林下辘轳迟。霜蔓已除架,风飘空挂篱。朱果繁霜后,甘甜半自零。忽惊林色曙,零落见残星。犬吠村墟改,人移井臼空。谁家收栗罢,林脚有遗蓬。松阴不可,冷冽恐  相似文献   
5.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1,(1):138-149
张颉(1)(?-1090) 句 火米夏收畲稻早,海椒春放瘴花迟(2)。(六)寄达张五丈夔明府 注释: (1)张颉字仲举,徙鼎州桃源(今属湖南)人。皇 元年(1049)进士。历知虔、沧、桂、筠、广、瀛、凤翔等州府。录农事诗句一则。 (2)火米,紫色米,质差。畲(she奢)稻,烧草后耕田种稻称畲稻。 张公庠(1) 晚春途中 一年春事又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夹路桃花风雨过,马蹄无处避残红。 注释: (1)张公庠字元善,皇 元年(1049)进士。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出知晋、苏、邛诸州。录农事、花卉诗三首。 朱明之(…  相似文献   
6.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4,(1):119-129
五谷无种处,蜀民土田窄。痴岩顽石长不休,诜诜赤子将何食。  相似文献   
7.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占主导地位。在稻区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八十,全世界约有半数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而亚洲的销量占全世界总销量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见水稻所处的重要地位。发展水稻的重要性在于:一是生长时间短,产量高。据报道国外最高亩产达1,700斤以上,国内达1,600多斤。二是营养价值高。从氨基酸的成分看,稻米含有营养价值很高的赖氨酸,因此稻米的蛋白质质量是谷物中最好的。自古就有滋补治  相似文献   
8.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6,(4):121-130
徐作 王文孺臞庵 藜苋幽人室,丘园隐者居。一原青嶂合,万水绿阴疏。手把归田赋,腰悬种树书。桑麻连 轸秀,网罟入溪鱼。(一) 注释: (1)徐作北宋中后期人。录农事诗一首。 (2)臞庵在苏州。 何大圭 偶然作 茅屋松窗小  相似文献   
9.
柴随亨(1) 江行即事 读罢骚经手自抄,纫兰归计胜诛茅.新蚕食叶将成茧,旧燕街泥旋补巢.菜老花随黄麦落,草长色与绿杨交.一春过尽三之二,闲倚东风忆孟郊.(一)  相似文献   
10.
序言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代农书对农业科技和经验,多有专著论述。其中,如后魏贾思绍撰写的《齐民要术》,凡92篇,是我国古农书中较早的一部。相传《本草经》为神农所作,后经考证实始于后魏,载药365味。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扩为52卷。唐代陆羽著《茶经》,计3篇,对茶的起源、种茶制茶方法和茶具记载非常详细。元代以《齐民要术》为兰本,编成《农桑辑要》,共7卷,包括10J’1。明代王象晋撰《群芳谱》,计30卷,清代扩为《广群芳谱》,计ito卷,较为详细。明代徐光启撰《农政全书》,计60卷,更为详备。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