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黄金晴"稻米品质的影响,实现日本"黄金晴"稻米品质提升,促进日本"黄金晴"在豫南地区应用与推广。【方法】针对来源于日本的优质水稻品种"黄金晴",在2014和2016年采用分批播种试验,并结合不同播种期"黄金晴"全生育期内对应的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日本"黄金晴"的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稻米蛋白质含量(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灌浆期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之间成反比,即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灌浆期温度的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显著提升;日本"黄金晴"的垩白性状(垩白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与灌浆期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之间成正比,灌浆期温度高,稻米中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都有所增加。2年试验数据表明,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灌浆期温度降低,日本"黄金晴"稻米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和食味值等重要品质性状均得到逐步提高。【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日本"黄金晴"播种期,将其灌浆期调整到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期,为实现日本"黄金晴"在豫南地区的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香稻品种垩白性状与胚乳细胞和淀粉粒的形状结构、排列方式及发育情况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香稻垩白性状的形成机理及培育优良品质的香稻新品种打下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调查11个香稻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并对香稻品种胚乳细胞及淀粉粒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供试11个香稻品种间差异最明显的垩白性状为垩白粒率,其次是垩白面积,最小的是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成正比,垩白粒率越高则垩白度越高。不同香稻品种稻米胚乳细胞的排列方式、形态及其横断面淀粉粒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与垩白性状的形成存在一定关联,根据稻米胚乳中垩白形成的位置不同,可将垩白性状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3种垩白亚类。同一香稻品种,垩白米与无垩白米在淀粉粒形状结构及排列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但垩白米的透明部位和无垩白米的淀粉粒间无明显差异,且垩白度低的部位淀粉粒发育良好。【结论】香稻稻米的垩白性状与胚乳细胞和淀粉粒的形状结构、排列方式及发育情况密切相关,可用于香稻稻米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北中南的赣榆、仪征和常熟三县2009年、2012年和2016年三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和SPSS分析了三县2009~2016年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特征,并对三县五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影响因素进行辨识。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特征方面,三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和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显著,三县的建设用地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的主要来源不同。(2)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方面,三县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多种人文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距主要铁路距离及距主要河流距离是五种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驱动因子,但三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通过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能够辨识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灌浆期高温对豫南不同香稻胚乳垩白性状的影响,以豫南地区的9个香稻品种和1个常规对照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2016,2017年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不同香稻品种垩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豫南香稻胚乳垩白性状的变幅范围较宽,在不同的播种期和不同的灌浆期温度条件下,不同香稻品种胚乳垩白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香宝1号、郑稻18和香宝2号胚乳的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比较敏感,而其余香稻品种的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相对不敏感。豫南香稻胚乳的垩白率与灌浆期温度整体呈正相关:灌浆期温度越高,稻米胚乳的垩白率越高,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淀粉粒之间的空隙也越大。此外,开花后14 d的日平均温度与垩白率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开花后21 d、成熟期和花后7 d的温度。因此,针对香宝1号和香宝2号等胚乳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敏感的品种,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改变播种期实现稻米垩白性状的改良;对农香粳4号和信长粳等胚乳垩白性状对灌浆期温度相对不敏感的香稻品种,在今后香稻新品种的育种工作中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正调控基因qPC1启动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开发qPC1基因分子标记,并解析其转运功能,为阐明qPC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利用qPC1基因进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法鉴定qPC1基因启动子功能性变异位点,利用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以及水稻根部氨基酸的吸收试验解析qPC1的转运功能。【结果】相对于南洋占qPC1序列,珍汕97 qPC1启动子-7~-12 bp位置处6个碱基(CACAGA)的缺失将导致其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对此设计对应的功能性分子标记PB13,并利用PCR技术在珍汕97与南洋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进行验证。在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中发现qPC1蛋白能够转运γ-氨基丁酸、瓜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且发现qPC1能促进水稻根对多种氨基酸的吸收,并对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酸性氨基酸具有较快的吸收与转运速率。【结论】水稻qPC1基因启动子区-7~-12 bp位置为其功能性变异位点,qPC1在酵母中能够参与多种氨基酸转运,且在水稻根中能促进氨基...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水稻(Oryza sativa L.)等主要粮食作物而言,其种子蛋白质含量是个十分重要的营养品质性状。准确、快速、高通量地检测并分析水稻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对稻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比较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稻及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的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林业调查工作方式会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已逐渐不能满足数字林业、信息林业、智慧林业的需求,而ArcGIS则可以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为林业规划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进而需要有效的软件技术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ArcGIS与智能终端设备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讨论相关方式所能够获得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ArcGIS与智能终端设备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实际应用前景,希望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决定稻米营养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增加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对其品质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水稻种子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含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相关基因分离克隆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功能和遗传调控规律尚不清楚的问题,提出采用基因聚合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的策略,为水稻和其他重要作物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将GIS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用于沙化和荒漠化监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本文介绍了河南省沙化、荒漠化监测工作概况和GIS技术工作流程,提出了GIS技术的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河南森林食品资源及开发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森林蔬菜、森林粮食、森林油料、森林饮料、森林药材、森林蜜源、森林香料、其它九类。阐述了河南省森林食品的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