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桂林市雷雨大风特征及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2004~2008年雷雨大风资料进行普查和统计,研究了桂林市雷雨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桂林雷雨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2~8月),其中以5月最多,其次为3月,而1、9、10、11、12月这5个月基本没有雷雨大风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雷雨大风有3个多发区,一是"湘桂走廊"入口的全州、兴安县,二是在桂林、临桂附近的中部区,三是以阳朔、荔蒲县为代表的南部区。同时分析了33个雷雨大风个例的天气成因,得到了桂林产生雷雨大风的3种天气形势。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桂林的强对流天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桂林市2次大暴雨过程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回波资料对桂林市2009年7月2~4日与25~28日2次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物理机制、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是2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风低空急流的强弱与暴雨量级有着直接关系,两者配置形成的辐合上升运动是这2次大暴雨的动力机制,辐合及上升运动越强,对应的降水强度越大;絮状强降水回波稳定维持在桂林上空与其内部风场结构上的强盛西南暖湿气流辐合有关,圆形絮状回波比长带状回波更稳定,更有利于大暴雨的形成。另外,经预报实践证明利用多种数值预报产品与桂林预报工具与指标,可对大暴雨过程的落区及量级进行较准确的预报,为灾害性大暴雨天气提供有效的预报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3.
利用桂林国家气象站1957—2014年的自记雨量记录,采用年最大值法的选样方法,选取每年11个短历时的最大雨量记录,建立暴雨强度公式的统计样本;利用皮尔逊-Ⅲ型(P-Ⅲ型)分布、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3种频率分布曲线对统计样本进行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法推导暴雨强度公式,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P-Ⅲ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频率曲线拟合效果优于指数分布;基于P-Ⅲ型分布推导的暴雨强度公式精度明显优于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利用最小二乘法推导的暴雨强度公式精度明显优于高斯牛顿法;暴雨强度区间参数公式精度优于暴雨强度总公式。  相似文献   
4.
柑桔果实膨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桂林雁山1994~2008年共15 a定点观测的柑桔果实膨大资料与气象资料,定性分析了柑桔果实膨大的发育特点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果实膨大、改善果实品质的几点生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3月30日桂林一次雨雾过程的天气特征和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雾过程期间1小时雨量维持在1mm以下,相对湿度维持在95%以上,温度露点差在1.4℃以内,能见度介于1-2 km;这次雨雾过程是发生在大气稳定层结,水汽充沛,湿层深厚,南支浅槽东移提供中层波动的天气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南岭一带雨凇天气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慕科  唐熠  唐桥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45-13146
通过对比分析2008年1月中旬雨凇形成过程中纬度相近的4个探空站资料,了解到在大致相同的天气形势下,各测站的温度垂直分布对雨凇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地面温度、1000hPa气温及中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对雨凇的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低层冷垫与中层暖层的厚度配置直接影响到雨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