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促进兴华市油菜发展,研究了不同株数穴栽方式对油菜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油菜单株移栽费工费力,而一穴二本、三本移栽既保证了移栽密度,又省时省力,且能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2.
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中熟中粳水稻徐优403为材料,研究了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壮秧剂培肥浓度的增加,秧苗茎基粗增加,成苗数下降;叶龄、株高、根量、发根力、百苗干物重和秧苗充实度有先增后减趋势,均在培肥浓度为0.8%时最高;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壮秧剂培肥浓度的增加,有效穗数、高峰苗数、成穗率和产量也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培肥浓度为O.8%时最高;每穗颖花数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和结实率受培肥浓度影响程度较小.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以壮秧剂浓度为0.8%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两个杂交粳稻组合超高产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 将两个杂交粳稻组合(陵香优18和常优1号)于大田条件下种植,对超高产(产量>12.0 t/hm2)田块的水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栽培(CK, 10.5~11.0 t/hm2)水稻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穗数、每穗粒数显著高于CK,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超高产栽培水稻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总粒数显著高于CK;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比CK快,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预期的穗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平稳,无效分蘖发生少,高峰苗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小;拔节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茎蘖数下降平缓,成穗率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高,尤其是抽穗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4.
中粳稻田杂草稻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初探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通过对苏中地区单季稻田杂草稻特点的调查观察和相关试验表明,杂草稻的发生与耕作方式、栽培方式、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采取轮耕换茬,调整栽培方式及稻田适时管理等可控制杂草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9优418”原名“9A/418”,系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江苏徐州地区农科所以“9201A”/“C-41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粳新组合.200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编号:围审稻20000009)。为探索杂交粳稻品种在本稻区稳定超高产形成规律、栽培技术和途径,结合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丰产工程项目的实施,2005年笔者分别在兴化市安丰镇、钓鱼镇引进了杂交粳稻“9优418”新组合,并开展了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产量指标11250kg/hm^2)、千亩丰产示范方(产量指标1050kg/hm^2)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水稻进行比较研究,其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表现为:①营养生长充分,全长育期延长。②叶片与节间数增多,抗倒性增强。③病虫草害总体发生轻,但少数病虫危害大。④穗粒结构“二增二减,”单产水平持平略低。以苏香粳1号为研究材料,设置相关的密度、肥料、灌溉、病虫防治试验等,逐步形成稻渔共作水稻定量化栽培技术体系,包括品种选用、早播早栽、稀行大棵、前促后控、早发稳长、浅水分蘖、深水控蘖、综合治理病虫草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甬优8号超高产形成规律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发现,甬优8号12 750 kg/hm2以上产量结构:有效穗216.75万~228.60万穗/hm2,每穗粒数238.4~265.3粒,总颖花量54 498万~57 504万朵/hm2,结实率84.7% ~ 87.6%,千粒重28.12 ~28.42 g;甬优8号超高产栽培群体动态特征表现为“前小、中稳、后强”,通过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等技术途径可以实现超高产.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作是以水田为基础,以水稻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了稻鸭共作的除草、治虫、肥田、刺激水稻生长等优势,实现生态无公害优质产品生产。以稻鸭共作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为平台,开展效益分析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技术应用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总结稻鸭共作的配套关键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武运粳24号和南粳44为材料,对钵苗机栽、精确点抛和毯苗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产量、干物质积累、茎蘖动态、LAI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钵苗机栽、精确点抛产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精确点抛,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物质生产上,移栽至N-n期钵苗机栽和精确点抛物质积累量多于毯苗机插,无效分蘖期毯苗机插物质积累量较多,至拔节期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量相当,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钵苗机栽、精确点抛水稻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钵苗机栽显著高于精确点抛。说明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栽、精确点抛水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除无效分蘖期)都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能力强,物质积累多,LAI较大,叶片不早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且钵苗机栽优于精确点抛。  相似文献   
10.
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置空白、无氮、配方施肥、常规施肥4个水平,选用淮稻5号、南粳44、淮稻10号3个品种,分析配方施肥在里下河地区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5.4%~21.3%,南粳44产量表现最高,淮稻10号产量增幅变大;配方施肥处理单株成穗数、穗数均显著并多于常规施肥,每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但结实率稍低于常规施肥,而两者千粒重差异不明显;配方施肥处理的群体最适宜,前期具有早发优势,中期无效分蘖少,后期穗数适宜且量足,保证良好的源库结构;配方施肥的施氮量少,却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具有更高的氮素产出比,达36.155 82~37.455 43,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南粳44的氮素产出比最高.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极显著地增高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改善水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