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4篇
  11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子科技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普及带来了电子商务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为我国的传统经济产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与机遇。本文首先对茶叶企业在电子商务营销上的基础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茶叶企业在营销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茶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的策略。茶叶企业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与现代的电子商务相融合,实现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文忠科学种菜效益好李桂英,吴萍,王洪军(吉林省东丰县东丰镇农业站)东丰县东丰镇东青村四组马文忠,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户,他家有一栋1,400平方米左右的大棚。科学种,科学管理,几年来蔬菜产量连年增加,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今年收入20,450元。他...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以初均重为(30.08±0.3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金枪鱼鱼粉饲料(TFM组)、白鱼粉饲料(H0组,作为对照组)以及白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5个水平组胺的试验饲料(H1、H2、H3、H4和H5组),各组饲料组胺水平分别为53.20、4.30、18.00、56.20、84.60、103.50、158.90 mg/kg。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1)H1组黄颡鱼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0、H2、H3和H4组(P<0.05)。黄颡鱼生长速度与饲料组胺水平显示出二次函数关系的变化趋势。TFM、H3、H4和H5组黄颡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0、H1和H2组(P<0.05)。2)H0组黄颡鱼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黄颡鱼体侧皮肤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通过对黄颡鱼胃黏膜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肠道黏膜细胞间连接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饲料低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紧密连接未造成显著损伤,饲料组胺水平达103.50 mg/kg及以上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伤。由此可见,饲料组胺水平为18.0 mg/kg时对黄颡鱼生长和鱼体健康是有利的,而饲料组胺水平大于103.50 mg/kg时对黄颡鱼的生理健康、胃黏膜细胞表面结构和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有较为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及繁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日粮中桑叶黄酮的适宜添加量。选取49~56周龄海兰褐蛋鸡2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间产蛋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50、100、200 mg/kg桑叶黄酮提取物。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试验期间测定产蛋性能、饲料转化率,试验第8周屠宰测定器官指数和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桑叶黄酮后对产蛋率、蛋重、料蛋比和平均日耗料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产蛋率,以10 mg/kg添加水平产蛋率最高;添加桑叶黄酮对内脏器官无显著影响,但均可降低腹脂率;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均可增加十二指肠长度(P<0.05);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排卵后卵泡数量,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增加输卵管重量,而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均可增加血液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10~100 mg/kg桑叶黄酮能提高海兰褐蛋鸡产蛋率、降低腹脂率;而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均可显著增加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5.
6.
抗生素滥用已成为目前世界性难题,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的使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报告披露,50%的养殖户存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据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调查推算,  相似文献   
7.
低容量喷雾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萍  陈继华 《中国农机化》1994,(6):16-16,25
低容量喷雾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吴萍,陈继华,孙梅莫长期以来,我国的农药使用技术较落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上仍以手动大容量粗放式喷施方法为主,由于喷施量大,药液的雾滴粗大而不均匀,很难有效沉积到作物或虫体上,大部分流失到地上或田水中了,从而不能取得良...  相似文献   
8.
桑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桑叶多糖是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对动物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动物产品质量也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文章对桑叶多糖的提取及纯化方法、生物活性及在动物生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进行综述,为桑叶多糖在畜牧养殖业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间作模式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翅果菊)与能源植物(皇草、甜高粱)间作对Cd、Pb、Zn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土壤有机质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土壤中有效态Cd、Pb、Zn含量。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少花龙葵和翅果菊的生物量,而显著降低了两能源植物生物量。所有处理中,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皇草地上部Cd和Zn含量,翅果菊与皇草间作显著提高了两植物地上部Cd和Zn含量。此外,翅果菊与皇草间作显著增加了单株植物地上部Cd和Zn的累积。单盆中Cd和Zn累积量最大的是翅果菊与皇草间作处理(Cd为397.65μg·盆~(-1),Zn为4 169.42μg·盆~(-1)),其次为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对Pb累积量最大(Pb为158.28μg·盆~(-1)),翅果菊与皇草间作对Pb累积量为98.17μg·盆~(-1)。研究表明,翅果菊与皇草间作和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可以显著提高Cd、Pb、Z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0.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是家蚕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往往给养蚕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我们以前的研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在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家蚕中肠中鉴定出一个差异表达的3-羟酰辅酶A脱氢酶蛋白基因(Bombyx mori3-hydroxyacyl-CoA dehyrogenase protein gene-Bm3HAD)。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该基因,其全长cDNA序列为1168bp,包含一个83bp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一个930bp的开放阅读框(ORF)和一个155bp的3'端非翻译区序列(3'-UTR);基因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家蚕中肠、脂肪体、血液、丝腺及生殖体中均有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BmCPV感染初期为上调表达,随着病毒感染的进展,该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转变为下调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mCPV对家蚕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