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农业的起源地,有一种颇为流行的传统观点,认为它最早产生于河流两岸的低平地区,或者迳称之为“沼地农业”。近二、三十年来世界考古学的新发现推翻这种旧说。无论西亚、东北非、东南欧,或者是美洲新大陆,农业的发生最早都在山地或高地边缘,而不在河流平原或三角洲地带。从我国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原始农业文化遗址是在河流两岸比较低平的地区发现的。例如著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6700年)在渭河支流(氵产)河右岸的阶地上。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6900年)则在杭州湾南岸一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上。是否我国的情况不同于世界其他农业文化的发祥地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独龙族现今有四千二百人(解放前夕大约二千人左右),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北的独龙江两岸坡地上,地处祖国西陲,西邻缅甸,北靠西藏察瓦隆地区,东面主要是怒族居住区。独龙江西岸是海拔四千多公尺的担当力卡山,东岸为海拔五千公尺的高黎贡山,从山底到山巅分别呈现热、温、寒三带气候特点,独龙江夹流其间。由于受印度洋海风的影响,年降雨量二千五百毫米以上。多样化的地形与气候、丰沛的雨量,使得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灌木丛中又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  相似文献   
3.
从景颇族看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颇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人口约有八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该州东靠云南中部高原,西邻缅甸联邦的伊洛瓦底江平原,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纵贯南北,怒江、澜沧江在其间奔腾南泻。高黎贡山以西,重峦叠嶂,大小河流顺着山势西南流入伊洛瓦底江,两岸形成肥沃的河谷平坝。这一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温度在摄氏18—24度之间,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总的来说,这里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  相似文献   
4.
怒族约有一万九千人(一九七八年),是我国一个人口较少的兄弟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云南省西部的怒江地区,是该地区的土著民族,怒江即因此而得名。怒江东西两岸分别为群峰连绵、峭壁千仞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形成世界著名的大峡谷,怒江就在崖壁与乱石滩中千里奔流。怒江地区山高坡陡,平地极少,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河谷与山巅相差三千多米,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垂直分布的特点。解放前怒族锄犁农业虽已发生,但仍然广泛地实行刀耕火种,为我们研究农业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十分丰富的材料。我们最近在碧江县调查了怒族的农业发展历史,兹就其中的若干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炭素厂多功能起重机道轨属于重轨,在频繁运动冲击下,轨道混凝土梁灌浆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剥落,钢轨断裂等"病害"。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文章利用新型高强灌浆材料重新二次灌浆解决钢轨断裂的根本原因,推广应用铝热焊接技术解决钢轨手动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佤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为三十万,分布在云南省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但佤族主要聚居区和活动中心是西盟县的阿佤山区。阿佤山区是怒山和唐古拉山的余脉,南北走向,峰峦重叠。西盟县境内最高海拔为二千二百多公尺,最低海拔为七百公尺左右,在重峦叠嶂的河谷间也有部分峡谷平坝。阿佤山区地处亚热带,全年温暖多雨,气候随地形高低呈垂直分布。全年分旱、雨两季,一般五月下旬至九月初为雨季,其它月分为旱季。由于处于孟加拉湾的迎坡面,这里雨量为全国之冠。加之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对农业发展是比较有利的。解放前西盟佤族的农业,和独龙族、怒族、傈傈族等一群,还保留了许多原始的成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