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城疫 Roakin(自然毒株,简称 R 系)疫苗对14日龄以上易感鸡安全.雏鸡经一次免疫,至60日龄时血清HI 抗体效价仍保持在2~6以上,用 F_(48)强毒攻击,可获100%保护。是一株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疫苗。  相似文献   
3.
氯前列烯醇系前列腺素PGF_2的类似物,它具有强烈溶解黄体、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一般注射后 28h左右产仔。选择妊娠期 112~113d小梅山猪近交系母猪28头,注射氯前列烯醇2ml(0.2mg),结果白天分娩率为85.71%,比自然分娩组(40.15%)高45.56%,对产仔数、死胎数、断奶后发情配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丘陵山区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是养羊业最佳放牧场所,是绿色无公害羊肉的生产基地。但在丘陵山区草场上有大量血蜱(蜱类根据其体背部有无一硬块板可分为硬蜱和软蜱。这两种蜱都依靠刺吸牛羊等哺乳动物和野生哺乳动物及人的血液,营寄生生活,山区群众称其为血蜱),羊群放牧时,血蜱爬到山羊体表寄生吸血,并易传播山羊泰勒虫病,引发山羊发生恶性贫血和死亡。血蜱长期危害和阻挠山区养羊业的发展,是山区养羊业多年来的顽症。建立鸡-羊生态养殖模式,利用草鸡啄食山区草场和山羊体表血蜱的特点,实现生物灭蜱和防制山羊泰勒虫病的传播与侵袭,确…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浙东白鹅和四季鹅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东白鹅和四季鹅的染色体2n=78,它们染色体形态十分相近,No.1染色体都为sm型染色体,No.2、No.4、Z和W染色体都为m型染色体,No.3、No.5、No.6、No.7、No.8和No.9染色体都为t型染色体.研究结果为明确我国鹅种染色体的数目和鹅核型的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93窝杜洛克(D),53窝长白(L),99窝大约克(Y)和296窝“长大”二元杂交母猪(LY)的活产仔数进行数理统计,旨在研究不同猪种、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3大因子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胎次和分娩季节均对母猪产仔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3个品种对母猪产活仔数的影响不显著。但“长大”二元杂交猪平均窝产活仔数有一定的优势,高于其它3个猪种。母猪产仔数与季节有关,夏季分娩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依次为春季和冬季,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禽类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列为对畜禽危害最大的A类传染病之一。自1926年从印度瓜哇分离到NDV以来,在世界上已发生了4次ND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ND也是一直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养禽业的疫病之一,但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此病已基本上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近年来ND的流行出现了以下新特点:1非典型新城疫发生普遍由于几乎所有的鸡场都使用ND疫苗,临床上典型的ND病例大大减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与淮山羊杂交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尔山羊公羊淮山羊母羊配种的平均产羔率为188.1%杂一代羔羊平均初生理为2.26 kg,其中公羔重2.38 kg,母羔重2.1 kg,公羔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杂一代羔羊的1月龄和2月龄体尺均大于同期淮山羊羔羊。杂种母羊的早期生长发育快,第1月龄和第2月龄内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81.3 g/d和153.1 g/d。公、母羔羊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波淮 (波尔山羊×睢宁白山羊 )杂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为 2 2 6kg ,其中公羔重 2 38kg,母羔重 2 1 6kg ,公羔初生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杂一代羔羊 1月龄和 2月龄体尺均大于同期睢宁白山羊羔羊。杂种母羊的早期生长发育快 ,1月龄和 2月龄内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 81 3g和1 53 0g。公、母羔羊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10.
梅山猪垂体中GH、PRL及TSHβ基因发育性表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及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TSHβ)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本研究我们通过RT-PCR检测了GH、PRL及TSHβ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梅山猪垂体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GH和TSHβ基因在公、母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总体上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RL在公猪中的表达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相对稳定,而在母猪中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总体上GH、PRL及TSHβ3个基因在公、母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呈现性别二相性。其中GH基因的表达在1、30、90和150日龄公、母猪间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PRL基因的表达在1、60和90日龄的公、母猪表现显著差异(P0.05);而TSHβ基因的表达在60和150日龄的公、母猪表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