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9篇
  12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枣实蝇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研发基于行为调节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具有显著正趋性。枣实蝇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25%以上,从不同浓度梯度(原液、10%溶液、1%溶液)的选择率和选择系数来看,随浓度的递减,其选择率和选择系数也在递减,原液的选择率分别为10%溶液及1%溶液的2.5倍及5倍以上。田间试验发现:肉豆蔻酸对枣实蝇雌虫的诱集效果较强,2 d最多诱捕数量为15头·只^-1,平均诱捕数量为11.4头·只^-1,十四酸乙酯次之。在6种不同挥发物中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对枣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较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6种挥发性物质及混合物中,月桂酸乙酯及十四酸乙酯对枣实蝇雌雄虫的引诱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果挥发物中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与枣实蝇偏爱选择密切相关。在田间试验中:枣实蝇成虫对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为研发枣实蝇引诱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唑磷应用技术试验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利用家禽血液同步生产血浆蛋白粉、血红蛋白粉、超氧化物歧化酶、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粉西昌农业专科学校张学舜,陶莉(执笔)云南农业大学肖开进,张瑞琼四川省井研县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杨再枢,吴林忠,张伊力笔者在1993年本刊第3期上发表《家畜血液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绿色农产品春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原则、发病情况和防治技术等要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种试验示范,研究掌握无壳瓜籽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适应性、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等。无壳瓜籽其籽粒无种壳,不用脱壳即可得到完整的种仁,属于南瓜类的特色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无壳瓜籽在当地种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亩产量达160 kg,产品单价高,经济效益显著,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新疆策勒县新开垦农田地表蚀积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插钎法结合气象数据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开垦年限分别为2和1a农田地表进行风蚀风积观测,结果表明,沿主风向,防护林带前后0—3H(树高)内表现为风积,林前风积量明显大于林后风积量,防护林带之间中部主要以风蚀为主。红枣幼苗旁种植的冬小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抵御红枣根部风蚀。未开垦的植被盖度3个不同的下垫面内,植被盖度和高度越大,其阻沙积沙能力越强。由于新开垦未种植裸荒地地表疏松无植被覆盖,表现出同阶段内最大的地表风蚀量。新开垦农田地表蚀积变化不仅与植被覆盖度、防护林结构、风速大小与风向紧密相关外,还与地表的微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疆策勒不同类型流动和半流动沙丘运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策勒流动沙丘地、半流动沙丘地、砾质戈壁不同类型流动沙丘进行观测,研究了不同下垫面不同类型流动沙丘年运移速度、方向及其规律,为沙丘运移规律及保护绿洲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沙漠—绿洲过渡带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年平均前移距离为4.76~12.92m,半流动沙丘比流动沙丘前移速度明显减小,沙丘移动方向为东南东(99.82°—115.48°)。砾质戈壁2 m高新月形流动沙丘年移动距离为9.37 m,年移动方向为东南东(105.1°)。0.9m高盾状沙丘年运移距离19.15m,移动方向为东南东(93.77°),流动沙丘移动方向与年合成输沙势方向东南东(108°)基本一致,沙丘高度与运移速度呈二次函数反比关系。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沙措施,流动沙丘将会对策勒绿洲产生潜在的入侵威胁。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吐鲁番市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有效利用土壤养分,缓解土壤盐渍化,提高番茄产量,增加农户收益,我们开展了番茄2+X肥料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46%尿素、44%重过磷酸钙、40%硫酸钾,供试番茄品种为超级粉王。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高昌区艾丁湖乡庄子村二组,试验地块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含有机质13.23mg/kg、  相似文献   
9.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第1代尺蠖幼虫危害早期,每667m2使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柑橘果实外观品质。试验对各种药剂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防治的适当时期,为浙江地区开展了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选择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及克菌丹和自制的含百菌清的杀菌剂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分析5到7月份用药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至7月进行防治是柑橘黑点病防治的关键,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的防效接近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具有较好的柑橘黑点病防治效果, 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对柑橘黑点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和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交替使用防效达到80%左右。【结论】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柑橘黑点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