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0篇
  75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opolis on the expression of CD54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p65 in lung tissue of acute lung injury (ALI) rats. METHODS: 40 mal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normal control, model control, dectancyl group, water soluble derivative of propolis (WSP) group and ethanol extracted propolis (EEP) group. ALI animal model was performed by oleic acid and LPS twice attack. The pathologic slice was observed with light microscope and the NF-κB p65 activity and CD54 expression were tes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SABC and SP). RESULTS: Both EEP and WSP antagonized the lung edema, decreased the inflammation and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CD54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p65.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of CD54 and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p65 in the lung tissues of ALI we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ALI. Propolis ameliorated the lung damage, which may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CD54 expression and NF-κB p65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2.
香精油抗蜂螨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精油及其组分具有显著的抗螨效果。萜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是香精油的主要成分。占总量的90%左右。研究者通过筛选试验测定了多种香精油及其一些组分的抗螨能力。大部分表现出良好的抗螨效果。但只有少部分在蜂群试验中表现出强抗螨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达到最优化目标。同时联合其它防治手段,建立一套全面的害虫防治策略,实现蜂螨的最终控制。  相似文献   
3.
杨英华  郭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50-9250,9310
为提高冀南地区岗坡旱地农作物产量,应用抗旱保水剂在甘薯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抗旱保水剂可提高甘薯幼苗成活率,促进甘薯生长,增产增收,以45kg/hm2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尿素氮形态转化对腐殖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腐殖酸对土壤中尿素氮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对尿素态氮形态转化的影响受其施用量的制约。与对照相比,低浓度腐殖酸(<15gkg-1)对尿素水解及以后的氮转化过程抑制作用较小,有时甚至促进了尿素水解;高浓度腐殖酸(15gkg-1和20gkg-1)则能明显的抑制尿素水解,延长尿素态氮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增加铵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的生成及氮素损失量,大大提高尿素利用效率。由此可见,腐殖酸不仅是一种脲酶抑制剂,还是一种硝化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降水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水是西宁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研究其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对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的作用。选取西宁市西宁站、大通站、湟中站和湟源站4个气象站1960-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利用滑动平均值法、线性倾向率法和M-K秩次相关法探究了西宁市降水量变化特征与突变点,并建立均生函数模型,对未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西宁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不明显,4个站年降水量Cv值均为0.15~0.20;降水量的丰枯变化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全市降水量变化趋势均未达到90%显著性水平。从全年趋势统计来看,只有西宁站降水达到了99%的置信水平,并且全年降水量微有增加趋势,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点,未来10a全市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问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性位点上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只有2.94个,并且等位基因分布也极不均匀.不同染色体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6、Chr.9、Chr.11三条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分布较均匀且多态性信息含量也较多,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高于其他染色体.结果还发现,三个省份中黑龙江地区的品种整体纯合程度最高的,吉林次之,辽宁最低.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丰富程度排序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通过遗传聚类分析显示,吉林与黑龙江的整体亲缘关系较近,相对地与辽宁较远.  相似文献   
7.
构建DNA指纹图谱对新品种登记注册、种子质量鉴定、品种权益保护、遗传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核心引物,用于构建东北地区近两年区域试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00对多态性位点上只检测到30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是仅为3个,平均PIC值为0.3753,平均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0.6445,明显低于国内其它稻区水平.因此,认为东北地区当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相似文献   
8.
茄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个茄子品种:红茄和紫长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和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的分化能力差异,并建立了茄子的高频率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2,4-D 1.0 mg/L+6-BA 0.5 mg/L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不定芽方面,培养基MS+4-PU 0.1 mg/L诱导效果最好;1/2MS培养基较MS培养基更适合植株生根。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优化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单调函数,即为单极值函数。因此,可使用局部搜索能力较强的模式搜索算法识别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算例及误差分析表明:模式搜索算法求解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算法实现简单、运算速度快、适用性强、计算精度高,为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求解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增硝营养下根系生长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两室分根盒和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增硝营养下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根系生长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全铵培养下的根系相比,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在铵硝混合培养下的根系干重和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增幅达33%和41%;同时其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侧根数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但根系长度却无明显增加。氮低效水稻品种Elio在铵硝混合培养下的根系生长差异均不显著。这表明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的根系生长对增硝营养的响应度强,进而促进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从本试验的结果可推论,水稻对增硝营养的强响应度可能是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