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绿色G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将在我国进行试点,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重要性及与绿色GDP的关系等方面发表一孔之见,以期和林业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1早萝卜类型品种 1.1短叶13号 植株叶片半直立、簇生,倒卵形,汤匙状、全缘,叶色绿,无茸毛.肉质长圆柱形,长28-34cm,径4-6cm,皮、肉白色,单根质量0.2-0.6kg.肉质,少.早熟,高强.适宜夏、秋季种植,播种至收40?50天,菜采收期10天.667m^2产量约1500kg,秋播667m^2产量约2500kg.  相似文献   
3.
以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8℃、低温胁迫(5℃)与低温胁迫+胁迫解除后茄种子萌发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茄子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势、发芽率显著下降.种子露白后胁迫解除,种子萌发趋向正常,说明茄子种子对短期低温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豆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跟踪测试国家攻关项目示范区的主栽品种大豆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现状。21个示范区两年平均脂肪含量为20.20%±0.74%,蛋白质含量为39.76%±1.27%;种植的40个品种两年平均脂肪含量为20.15%±1.13%,蛋白质含量为39.95%±1.76%。基本对策:发挥优质品种作用,加大推广力度,改善大豆品质,使脂肪含量与进口大豆持平;规模化种植,强化机械化生产,提升标准化技术水平,主攻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重大计划,在优质高效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优质高效大豆生产形成机理及高效农艺技术方面,加强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通过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苯肽胺酸,探究叶面喷施苯肽胺酸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的影响,为苯肽胺酸在棉花上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选择棉花品种闫棉67号作为田间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133.3 mg/L(P1)、200.0 mg/L(P2)和266.7 mg/L(P3)苯肽胺酸3个用药剂量,于棉花化学打顶前后10 d各进行一次喷雾处理,比较不同质量浓度苯肽胺酸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总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苯肽胺酸能够提高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吸收量和叶绿素总量。施药后28 d,P1、P2、P3处理棉花功能叶叶绿素总量较CK分别增加40.48%、61.90%、46.43%;施药后40 d,P1、P2、P3处理生殖器官干质量占比较CK分别提高0.23、12.44、6.66个百分点,P2处理棉花叶片、茎秆、棉铃中全氮积累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23.51%、23.46%、10.35%,P2、P3处理均显著提高棉花各部位对全磷的吸收量,且2个处理棉纤维全钾积累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6.60%、12.53%;P1、P2、P3棉花产量与CK相比...  相似文献   
6.
大豆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糖类,本文选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运用框栽的方法,研究了大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器官的可溶性总糖的最大含量值出现在结荚期,荚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表现出持续降低的变化规律.在大豆生育过程中,叶柄是各器官中糖类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可溶性总糖含量为叶柄>叶片>根>茎,秣食豆总糖含量最高;小金黄、丰收10和绥农14叶柄和根中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05、0.932),龙选1号、不结瘤大豆和秣食豆的叶柄和根中的总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4、0.850、0.657).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种作是指能够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耕作措施与技术体系,以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为中心内容,其技术的实质性特点是历年的作物秸秆不断地在土壤表层累积,逐渐形成肥沃的腐殖层。为此,研究了不同秸杆覆盖量对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越多,土壤温度降低越多;而4000kg/hm2秸秆覆盖在耕作层(15cm以上)温度要高于不覆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出苗有利。通过对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测定,阐明了秸秆覆盖与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关系,为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桶栽方法,选用黑农48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灌溉水平及4种干旱胁迫历时进行交叉试验,研究了灌溉水平及干旱胁迫历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荚期大豆植株叶、茎、根和荚果更易受干旱胁迫历时影响,干旱胁迫历时越短越有利于植株生长,灌溉水平对植株的生长影响相对弱于干旱胁迫历时。植株各器官干质量的等高线图表明高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比低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有绝对优势,同时也表现出高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与低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之间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人工老化处理时间对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人工老化处理时间(1、2、4、6、8、10、14 d)对萝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简易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萝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易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人工老化处理1~2 d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育期间土壤溶液中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生育期内土壤溶液中的无机氮(NH4+-N和NO3--N)、磷(P2O5)、钾(K2O)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溶液中铵态氮(NH4+-N)含量增加,而对硝态氮(NO3--N)含量的影响则是前期两个处理含量相近,而后期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溶液中硝态氮(NO3--N)含量。秸秆的施入降低了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还田处理中磷的含量逐渐增加,并超过不还田处理中的含量。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因秸秆施入变化最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期内,始终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高于不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