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磊  孙成  郭会琴 《土壤》2012,44(3):366-373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的吸附作用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HOCs在SOM上的吸附行为并不严格地符合传统的线性分配模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的SOM对HOCs的非线性吸附作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SOM的组成和结构均对HOCs的吸附有着重要的影响。SOM吸附在土壤矿物表面后,其结构或各组分的比例发生了改变,从而对其本身的吸附作用产生影响。溶液的化学环境(主要是阳离子)会对SOM的结构和吸附作用产生影响,特别是当溶液中存在一些过渡金属(如,铜或银)的离子时,共吸附的金属离子可能会与多环芳烃类分子形成阳离子-π键的作用,从而促进多环芳烃类物质在SOM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王磊  彭英  郭会琴  张娟  何欢  杨绍贵  孙成 《土壤》2012,44(5):807-814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法研究了对硝基氯苯(p-NCB)在土壤和腐殖酸上的长期吸附和多步解吸,比较了连续的多步解吸与一步解吸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量均会有所增加,随吸附时间增加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增强。p-NCB在液相和固相上的初始浓度对吸附速率有一定影响,低浓度比高浓度时达到平衡的速率要低。对于两种受试土壤,两次解吸得到的等温线均无法与吸附等温线重合,表现出很强的吸附不可逆性。而尽管p-NCB在腐殖酸上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吸附(n = 0.794),但4次解吸后所得到的平衡位点与吸附所得的平衡位点基本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对数坐标下进行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可达0.988,说明吸附过程是完全可逆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油茶果壳水热碳化后主要液相产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推测其水热反应的转化路径.结果表明,在230 ℃、12 h的水热条件下,油茶果壳水热碳化液相产物主要有糠醛、二甲氧基苯酚、甲氧基苯酚、苯酚以及乳酸和乙酰丙酸等.推测该条件下前体的转化过程为:果壳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糖类物质,然后糖类物质在水热条件下发生异构化、键断裂、脱水等反应,分解为呋喃衍生物、环状化合物、短链醇和有机酸类等,而果壳中的木质素和单宁则主要断链形成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氰戊菊酯及莠去津单独或与铜共存时在果园土壤中的交互吸附特性,分别测定其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K_(oc),给出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氰戊菊酯添加铜前后在土壤中的吸附均可采用Freundlich经验方程较好地描述,Cu~(2+)的存在使氰戊菊酯的吸附量大大增加;莠去津与Cu~(2+)共存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经验方程,Cu~(2+)降低了莠去津在土壤中的吸附.比较两种农药的K_(oc)可以发现,氰戊菊酯的吸附常数K_d值远远大于莠去津,这和有机物的水溶性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_(ow)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