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1.
本文根据自愿受试者、职业中毒、意外中毒和企图自杀接触林丹后的临床表现,结合理化检验,较全面地概括了林丹的中毒特征为呼吸加快,痉挛,惊厥,运动失常,口腔出血,昏迷,脑电图紊乱,谷丙及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升高,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或损坏.但一般经过治疗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一些典型动物试验和离体培养试验,介绍了林丹对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毒性、中毒特征和某些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林丹的不同剂型、染毒量和给药方式对鼠类的毒性、中毒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工程概况羊尾冲水库系邵东县皇帝岭乡双河水库灌区的结瓜工程。有效库容24.7万米~3,灌田5250亩。大坝是由松散的坡积砾质粘土填筑而成的均质土坝。坝高22.3米,坝顶宽2.5米,坝顶长68米,正常库水深14.85米。大坝子1965年10月兴建,1970年冬加高。因大坝施工质量差,从1978年起相继发生涵洞、卧管漏水和大坝渗漏,未能按设计要求发挥效益。虽经几次处理,收益甚微。经现场查勘,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围隔试验建立多层级高效生物食物链调控水质和消除蓝藻,寻找出合理的控藻生物比例。再将该技术应用到贡湖湾人工湿地,探索多层级生物操纵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控制蓝藻的效率。结果表明,当控藻生物鲢鱼、铜锈环棱螺、褶纹冠蚌、河蚬的比例为4∶5∶20∶40时,30 d后叶绿素a消除率达到97.12%,水体营养盐TN、TP和NH_3-N浓度分别下降了73.63%、57.44%和74.44%,说明合理的多层级控藻生物比例对水体中营养盐和藻类均有显著的消除作用。该控藻生物比例应用到贡湖湾人工湿地试验12 d后,蓝藻消除效率达到99.8%,试验14 d后蓝藻生物量比人工湿地原有蓝藻量降低6.1%,说明利用"多层级生物操纵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蓝藻,为解决贡湖湖滨带内蓝藻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流光岭水库位于邵东县东部,大坝系均质土坝,控制集雨面积44.5公里~2,坝高40.5米,坝顶高程227.5米,坝顶长210米,坝顶宽5米,正常水位高程224.2米,相应库容1820万米~3,总库容为2080万米~2,设计灌田5.45万亩,该工程于1966年10月动工兴建,1970年秋完成坝高37米,1975年夏外坡突击加固,扩建后达到设计高程。大坝先后三次滑坡(其中1976年8月滑外坡,1968年12月、1979年12月滑内坡),在三次扩建、加固处理时,分五期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涂抹、口服、灌胃、注射、离体培养等方法的研究结果,全面的评价了林丹的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尽管阳性与阴性结果均有报道,但基本结论是林丹对哺乳动物不存在致敏、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