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样品,探讨了炭化、活化及后处理过程中各实验条件对活性炭样品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活性炭样品的性能及得率,得出较优的实验条件为:炭化温度450~500℃、碱炭比值1.0、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20 min;在较优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2 312 m2/g,碘吸附值1 93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392 mg/g;孔径分布以微孔为主;表面含有羟基(—OH)、活泼氢(—H)等基团。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粉垄耕作对甜高粱土壤耕层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机理,以宁夏银川市贺兰山农牧场甜高粱农田作为试验区,设置传统耕作(CK)、粉垄30 cm(F30)、粉垄50 cm(F50)、深翻40 cm(DT40)4个耕作模式,研究甜高粱农田土壤耕层各物理性质、速效性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耕层质量做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F30、F50相比CK与DT40处理能更好地协调土壤三相比,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孔隙度,有效改良土壤耕层的物理性质(P<0.05)。(2)与CK处理相比,F30、F50及DT40处理在0~15、15~30、30~45 cm 3个土层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增加,但CK仅与F30和F50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5.3%~14.5%、13.1%~15.9%、3.2%~4.1%;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3.0%~19.1%、15.7%~20.2%、2.8%~6.7%;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为5.2%~21.1%、5.7%~23.3%、0.8%~5.0%。(3)与CK处理相比,F30、F50及DT40处理在0~15、15~30、30~45 cm 3个土层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但CK仅与F30和F50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数量增幅为6.3%~118.7%、18.8%~111.1%、9.4%~30.0%,真菌数量增幅为40%、33.3%~100.0%、20%,放线菌数量增幅为7.0%~40.0%、23.9%~86.7%、4.4%~26.7%。通过主成分综合分析得出,粉垄耕作模式下甜高粱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耕层质量高于CK和DT40处理,甜高粱产量在粉垄耕作下显著提高,其中F30耕作在生产上的应用性更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与燕麦间作复合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特性。【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马铃薯单作、燕麦单作、马铃薯间作燕麦3个处理,另外在试验小区内设置了15N示踪微区,进行15N同位素丰度测定。【结果】间作提高了马铃薯对肥料氮的吸收和积累而降低了燕麦的吸收和积累,追施氮肥,间作马铃薯叶、茎、块茎部位15N原子百分超相对单作分别增加56.6%、61.2%、173.2%,间作燕麦叶、茎、穗部位15N原子百分超相对单作分别减少37.7%、53.9%、44.0%;基施氮肥,间作马铃薯叶、茎、块茎器官Ndff相对单作分别增加55.4%、60.6%、170.0%,间作燕麦叶、茎、穗各器官Ndff相对单作分别减少23.1%、21.5%、26.2%;间作提高了马铃薯块茎氮素积累量而降低了燕麦穗氮素积累量,在氮肥基施和追施条件下,间作马铃薯块茎15N积累量相对单作分别提高了2.98%和0.02%;间作燕麦穗15N积累量相对单作分别降低了0.35%和0.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