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探究"妃子笑"荔枝适宜的化学疏蕾方法,在以往荔枝疏花的基础上,对妃子笑雄花喷施乙烯利进行疏蕾处理,重点探索荔枝对乙烯利的反应,并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妃子笑荔枝落蕾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在喷施花穗后第3 d即可起到明显疏蕾作用,高浓度处理药效时间最长,疏蕾效果最明显,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浓...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钦州市荔枝产区29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钦州市荔枝生产经营及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钦州市荔枝完全失管的面积比例达到26.9%,半失管理的占18.6%。在正常管理状态下,桂味的丰产稳产性好,收益最好;然后是鸡嘴荔、贵妃红和妃子笑;钦州红荔效益一般;大宗品种黑叶、三月红、禾荔价格下滑,综合效益逐年降低,失管最严重;灵山香荔"大小年"严重,收益不稳定。为提高荔枝生产经营效益,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提升果农管理技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螺旋环剥是荔枝控梢促花重要技术措施,措施的应用与产地、品种、树势、气候和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调查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供生产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石硖龙眼密闭果园树冠结构特征。[方法]对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张黄镇福山村委大岭村石硖龙眼成年树树冠结构进行调查,了解石硖龙眼成年树失管后密闭果园树冠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有关参数。[结果]株行距4.36 m×5.62 m,树高3.50~5.40 m,平均4.76 m;树冠高3.14 m;株向冠幅6.82 m,行向冠幅6.03 m;株间平均交叉长度为2.46 m,行间平均交叉长度0.41 m;单株树冠形状为圆头形,同一行植株的绿叶层连成一整体,形成"树篱形"结构;主干1条,离地面10 cm处主干平均周径为72.4 cm,主枝2~4条,主枝平均周径为65.4 cm;分枝级数平均13.2级;绿叶层体积15.77 m3,内膛光秃体积7.84 m3;内膛相对光强12.7%,株间相对光照18.6%;叶幕覆盖率为73.96%,果园的叶平面密度13.31,叶面积系数11.60,冠高率48.87%,生产容积系数66.79%。[结论]该研究为失管低产的密闭龙眼果园进一步开展树冠整形、密闭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越冬。了解其幼虫经历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助于预测其种群数量动态。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荔枝蒂蛀虫幼虫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10℃和15℃)处理1、3、5、7、10 d和15 d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其对蛹和成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在5℃下处理1 d、3 d其存活率分别为48.54%和35.79%,分别为对照的1/2、1/3;10℃下处理7 d存活率为41.75%,降为对照的1/2。幼虫在5℃下处理3 d后蛹的存活率为45.95%,降至对照的1/2;10℃和15℃处理15 d降为31.11%和30.61%,约为对照的30%左右。幼虫历期在5℃处理3 d(8.14 d)、10℃处理5 d (8.43 d)和15℃处理7 d (9.32 d)时均可达对照的2倍。3种低温条件均造成荔枝蒂蛀虫蛹历期和成虫寿命缩短。由此可见,冬春季5~15℃的低温会引起荔枝蒂蛀虫幼虫和蛹存活率显著降低以及不同虫态历期的异常变化,可导致荔枝蒂蛀虫的虫源减少。  相似文献   
6.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在果实分大小后至采果前用无纺布袋进行套袋试验,调查座果率、单果重量、产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农药残留等指标,核算套袋的成本及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了果实着色率,好果率、单果重和产量,提早了成熟期,未检测出农药残留,进而提高了单位卖价和总收入,减除套袋增加的支出后,纯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