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猪企业在实际育种中会面临单个品种(例如杜洛克)数据量稀少的情况,利用其他品种数据量的优势,将品种作为固定效应可以提升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此外,多性状一步法可以利用性状间的遗传联系提升育种值计算的准确率,也被企业视作重要的育种方法。本研究以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性状一步法(ssGBLUP)与单性状一步法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以及多品种联合计算与单品种独立计算育种值预测的准确率。研究包括3个品种、5个生长性状和3个繁殖性状以及超过8 000头的芯片数据,利用BLUPF90+软件计算育种值以及标准误差(SE)。结果表明,对于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多性状在ssGBLUP、GBLUP和BLUP方法上的育种值准确率均优于单性状3%~15%;当参考群数量<500头时,多品种联合计算能获得比单品种独立计算更高的育种值准确率。表明在实际育种中,单品种数据量小于500头时,可以采用多品种联合计算育种值,随着数据量增大到1 000头时,应该切换回单品种独立计算;在算法和算力满足的情况下,多性状在育种值准确性上优于单性状。  相似文献   
2.
笔者利用长株潭地域15个县市区1996—2012时段面板数据,采用非控制变量数据包络模型视窗分析方法研究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长株潭市区县地域单元耕地利用经济效率时间变化相对稳定,市域耕地利用经济效率高于其他地域,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对经济效率产生明显影响,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有利于耕地效率的提高,非控制变量的数据包络方法在不删除其他要素条件下能评价耕地单要素效率,视窗分析能解释效率的动态变化,二者结合的特定要素的DEA视窗分析方法可以给其他类型土地效率评价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冷藏的影响,在室内15℃下饲养7 d作为低温驯化处理,研究了驯化后与未驯化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分别在4、6和10℃下冷藏其寿命、存活率和致死中时间(LT50)的异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进行低温驯化,南方小花蝽雌成虫的寿命都显著大于对照(25℃下饲养)。在10℃冷藏条件下,是否经过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寿命没有明显影响,但在4℃和6℃条件下,低温驯化能明显延长雌成虫的寿命,分别延长了80.7%和83.7%。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存活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同一低温冷藏温度下经低温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比未驯化的高。经低温驯化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在4、6和10℃冷藏时,其LT50分别比未经驯化的延长了30.0%、57.8%和40.4%。以上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的寿命具有可塑性,低温驯化有利于南方小花蝽的冷藏,6℃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长期储藏的温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锐尖山香圆扦插育苗适宜的季节和基质配方,以一年生的锐尖山香圆枝条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季节和不同基质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锐尖山香圆不同季节和基质扦插生根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最高达98.66%(夏季、黄心土+轻基质+珍珠岩)。秋季生根时间最短,一般16 d左右开始生根,28 d左右全部生根;冬季生根时间最长,一般30~33 d开始生根,50 d左右全部生根。不同基质配方对锐尖山香圆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一年四季均可扦插。因此根据实际生产和造林的需要,锐尖山香圆可选择春季进行扦插繁育。  相似文献   
5.
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具有暴发性和迁飞性,对农作物危害严重.虫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然界中害虫的种群数量.为了防治玉米黏虫和与玉米黏虫相近的草地贪夜蛾,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采自重庆江津高粱地中的玉米黏虫僵虫为实验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鉴定了6株真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这6株真菌归类于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以及鬼伞属(Coprinellus).虫生真菌能够引发昆虫感染发病,将害虫的种群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下,在生物防治方面很有意义.此次分离纯化得到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的真菌均有潜在的杀虫能力,鬼伞属(Coprinellus)真菌具有防治线虫的潜力,这些真菌对玉米黏虫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肠道所携带的细菌组成,以采集自巫溪、巫山地区玉米地里的草地贪夜蛾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了其肠道优势细菌,并基于16S rDNA测序开展了优势菌的属水平鉴定,共获得了30个细菌分离株,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归于5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丰度最高,占所有分离菌株的63%;假单胞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仅在巫山地区分离得到,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仅在巫溪地区分离得到.实验确定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细菌的种类及丰度,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以及迁飞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和林业大国,农林害虫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化学防治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基于虫生真菌的生物农药意义重大.为了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野外感染白僵菌的蝽蟓及室内感染的家蚕僵虫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获得了3株虫生真菌菌株,分别为来自蝽蟓的NB-1,PW-1菌株和来自家蚕的JCY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各菌株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菌株较为一致;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各菌株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多个菌株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菌株NB-1,PW-1和JCY均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不同菌株间分生孢子产生量存在显著差异,分离自蝽蟓僵虫的球孢白僵菌PW-1,NB-1分生孢子产量分别为(7.55±0.15)×10~7个/mL,(6.30±0.40)×10~7个/mL,均高于家蚕分离株JCY,其产孢量仅为(3.02±0.22)×10~7个/mL.结论为后续研发针对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农林害虫生物杀虫剂奠定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洲际迁飞性农业害虫,食谱广泛. 2019年5月已迁飞至重庆地区,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肠道真菌菌群的组成,本研究以采集自重庆巫山玉米田及重庆江津高粱田中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其粪便中的肠道优势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通过分离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食物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及rDNA ITS测序完成了属水平的鉴定,共分离得到了5个属10个真菌分离株,其中分离自重庆巫山玉米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归为3个属,分别为念珠菌属(Candida)、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分离自重庆江津高粱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归为3个属,分别为念珠菌属(Candida)、莫氏黑粉菌属(Moesziomyces)和毛霉属(Mucor).初步分离获得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丰富了对入侵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认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肠道微生物, 2019年7月该课题组再次在重庆江津地区高粱地采集了草地贪夜蛾幼虫,通过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从江津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得到38个细菌分离株,归为9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新分离到了6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同时还对入侵重庆地区采食高粱和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分离株进行了比较分析,只在采食高粱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发现了欧文氏菌属(Erwinia)、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菌株,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类香味菌属(Myroides)则只在采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分离得到.通过对同一片江津高粱地的草地贪夜蛾和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的肠道细菌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只在草地贪夜蛾肠道中发现了微球菌属(Micrococcus)、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只发现于玉米黏虫肠道中.  相似文献   
10.
杉苗造林,一般采用一年生实生苗的传统造林方法,受季节和气候条件限制,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产成本高,出材率低。而采用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指一年生裸根杉苗移栽在营养钵中,通过人工培育后而成的造林苗木),就基本上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一年四季均可造林,且成活率高达97%,成林时间可缩短3~5年每公顷出材率可达150余立方米。营养钵移栽杉苗造林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云马林场已试验4年,效果较好,深受林场职工和周边乡镇林农的欢迎。一、选好场地苗圃地宜选择水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侯湿润、便于管理的地块作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