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耕牛泄泻的原因很多,除了某些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外,主要还是饲养管理不善,脾胃功能失常,体质虚弱,气候多变,水湿犯脾等因素引起.泄泻,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较多.治疗时,若只单纯采用对症治疗,难以奏效.笔者根据中兽医辩证施治原则,得心应手,治之皆愈,现举数例于后,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12%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A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2014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由试验可知2%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A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量内,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没有发现药害,安全性好,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荐剂量为30-40 g/亩,施药间隔7天,使用时期为水稻稻瘟病始发期,连续施药2次就可以得到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适时一次灌溉的灌溉效果和增产机制,以黄淮海麦区主推的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和池栽条件下,设置适时一次灌溉和无灌溉(自然降雨)2种处理,测定抽穗期、灌浆前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旗叶生理指标和成熟期籽粒产量,研究适时一次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一次灌溉改善了4个生育时期的旗叶生理特性。大田、池栽条件下适时一次灌溉处理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较无灌溉处理增加23.63%~39.07%、27.82%~54.5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16.39%~53.76%、16.93%~38.62%,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33.74%~51.59%、26.13%~45.0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7.73%~46.34%、24.75%~37.31%,脯氨酸含量增加26.29%~37.84%、21.41%~41.3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6.56%~42.06%、14.85%~31.69%,净光合速率增加11.51%~47.25%、24.36%~43.33%,丙二醛(MDA)含量下降12.32%~18.64%、14.85%~22.79%,小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和有机肥配合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农田生产力及氮肥残留的影响,为改善旱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7年的长期定位培肥试验,选取不施肥对照(CK)、常规氮磷钾化肥(NPK)、秸秆和有机肥配合替代1/3的氮磷钾养分(SOR) 3个处理。调查了2015—2020年度夏玉米、冬小麦及周年产量、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2020年冬小麦收获期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硝态氮在0—380cm土层剖面的分布积累量。【结果】与2007年试验开始时相比,2020年CK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养分(除速效钾外)含量显著下降,而NPK和SOR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与NPK处理相比,SOR处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了10.4%~16.4%,0—40 cm土层全氮含量显著提高了16.7%~20.0%,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9%和15.4%。与NPK处理相比,SOR处理夏玉米产量在干旱年(2015和2017年)及5...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干旱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光响应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设置拔节后持续干旱(W1,50%±5%最大田间持水量(MFC))、开花后干旱(W2,拔节至孕穗期70%±5%MFC、开花后50%±5%MFC)和拔节后适墒(W3,75%±5%MFC)3个水分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光响应曲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小麦旗叶Pn、Gs、Tr和IWUE的光响应曲线均呈减幅增加甚至出现拐点后略有降低的趋势,Ci呈相反趋势。不同处理间Pn、Gs和IWUE的差异表现为灌浆前期大于灌浆中期,Gs的差异大于Ci。与W3相比,两品种W1和YZ4110品种W2的Pn、Gs、Tr和IWUE光响应曲线降低,Ci光响应曲线提高;JM47品种W2的Pn、Gs和IWUE光响应曲线灌浆前期提高,灌浆中期降低;W1和W2的旗叶表观量子效率(α)、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分别增加22.8%、40.5%、24.6%和12.0%、22.2%、12.4%,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光合速率(Pn_(max))分别降低38.1%、3.0%和13.9%、6.0%。与YZ4110相比,W1和W2下JM47旗叶Pn、Gs、Tr光响应曲线的上升幅度、Ci光响应曲线的下降幅度大,Pn_(max)和灌浆前期的α值、LSP分别高26.1%、3.3%、8.1%和31.6%、4.7%、11.0%。而灌浆中期的Rd分别低9.2%和6.6%。W3处理两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而W1和W2处理JM47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较YZ4110提高18.8%和10.9%。旗叶Pn_(max)可作为小麦抗旱性强弱的筛选指标,提高灌浆前期的旗叶Pn_(max)有利于优化产量构成因素,而提高灌浆中期的旗叶Pn_(max)对提高产量更有利。综上,强抗旱性品种可在拔节后持续干旱或花后干旱的条件下优化旗叶光响应特征,使籽粒产量提高8.9%~24.9%。  相似文献   
6.
从制糖厂废液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絮凝菌株WSZ03,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特征对WSZ03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简称ITS)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确定WSZ03属曲霉属。探讨利用糖蜜乙醇废液对其进行廉价培养及同时处理糖蜜乙醇废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培养48 h的菌液适合作为絮凝菌种; WSZ03絮凝菌对糖蜜乙醇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如下:接种量2%、培养时间36 h、温度28~34℃,p H值6。糖蜜乙醇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去除率达到75. 00%,色度去除率为62. 50%,浊度去除率为88. 89%。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秸秆还田替代施钾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的影响,2015—2020年,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S)4个处理,研究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以及2020年小麦成熟期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钾含量和0—2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结果表明:与NP相比,NPK可显著提高0—60 cm各土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对夏玉米和冬小麦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均无影响,而NPS不仅利于改善土壤养分,而且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周年的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与NPK相比,NPS的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10.68%,夏玉米和周年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20.91%,33.77%,114.39%和13.60%,13.63%,65.41%,但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和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7.43%和14.31%。NPS较NP和NPK,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在河南不同生产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的耕作技术,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45篇相关大田文献和192组试验数据,以常规耕作(翻耕)为对照,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降雨量、不同施氮量、不同土壤类型下旋耕、深松耕、免耕对河南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振旺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27-27,74
综述了怀来县基层植保工作中存在病虫害逐年加重,防控形势严竣;植保网络断层;检测手段落后;技术老化、知识老化、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振旺 《农业工程》2018,8(4):131-132
开展基层植物检疫工作主要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草害从外地传播到本地,或是本地的病虫害向外蔓延等情况发生,该文针对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