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建成  何威威  柯琪 《绿色科技》2023,(18):137-141+145
依据绿色发展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需开展医药化工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为了解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某医化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主动核查和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人员访谈,分析废水产生、收集、处理工艺和处理流程等情况,科学设置12个采样点位,采集废水样品24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良好,设计处理能力为2100t/d;废水收集严格遵循标准;废水预处理阶段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2.2%、59.5%、70.3%、32.4%,基本合格;一期和二期废水生化处理阶段根据设施不同,对主要污染因子的去除率为1.5%~96.9%,各项污染因子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为16.64元,较为合理。该废水站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合格,未来应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持续运行和维护,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滨岸缓冲带截留污染物机理和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彬  汤兰  唐莉华  何威威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6):257-262,274
滨岸缓冲带是指与河流(包括湿地和湖泊)相邻的对污染物、沉积物和洪水具有一定缓冲功能的水陆生态系统交错带,是一种重要的控制面源污染和保护水体环境的方法。滨岸缓冲带的研究存在较多的方向和不同的立足点。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梳理已有研究成果,该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构建了滨岸缓冲带的研究框架,从其作用机理、结构、功能与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