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140篇
  301篇
综合类   1285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657篇
园艺   251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有机酸对龙葵吸收镉(Cd)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贵州地区黄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龙葵,待龙葵生长60 d后,将不同浓度的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及其复合处理(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以添加500 mL去离子水为对照(CK),1个月后收获植株样品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对龙葵生长及吸收转运重金属Cd的影响.[结果]柠檬酸添加量为2.5 mmol/kg时龙葵单株生物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6.75%(P<0.05,下同),其他处理的生物量均低于CK.3种有机酸均能强化龙葵根、茎、叶和果实对Cd的吸收,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果实,且均在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达最大值,分别为CK的1.68、1.53、1.21和1.32倍.添加2.5 mmol/kg酒石酸和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作用表现为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其中,添加5.0 mmol/kg苹果酸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81.相对于单一有机酸处理,复合有机酸处理对龙葵富集Cd的能力无明显优势.[结论]添加适当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均能提高龙葵各部位对Cd的吸收及土壤Cd从地下向地上部转移的能力,促进龙葵对Cd的转移和富集;其中苹果酸添加量为5.0 mmol/kg时,龙葵对Cd的累积量相对较高且富集系数最大,对土壤中Cd的植物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羊源链球菌的分群鉴定及多价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3年,从安阳、邯郸等6个地区采取280份羊的病料,从中分离到150株链球菌,对其中20株典型分离株进行了生化分群鉴定及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鉴定.结果表明,6个地区发生的羊的链球菌病主要由C群兽疫链球菌(7/20),D群(8/20),E群(2/20)引起.其分布无明显地域性.选择C、D、E群中各1株为菌种,制备多价链球菌灭活苗,通过免疫试验,保护率达92%以上,免疫期半年以上,疫苗4℃保存期1年以上,证明该灭活苗安全性好,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94 .黄白粘盖牛肝菌Suillusplacidus (Bonorder)Sing .(食、毒 )95 .亚金黄粘盖牛肝菌S .subaureus (Perk)Snell(食 ?)96 .白短柄粘盖牛肝菌S .albidipes (Peck)Sing .(食 ?)97.腺点柄粘盖牛肝菌S .landulospesA .H .SmithetThiers (食 ?)98.黄粘盖牛肝菌S .lavidus (Fr .)Sing .(食 ?)99.暗黄粘盖牛肝菌S .plorans (Roll)Sing .(食 ?)10 0 .黑盖粉孢牛肝菌Tylopilusalboater (Schw .)Murr.(食 )10 1.白粉孢牛肝菌T .albofarinaceus (Chiu)Tai(食 )10 2 .锈盖粉孢牛肝菌T .ballouii (Peck)Sing .(食 ?)10 3.紫盖粉孢牛肝菌T .ex…  相似文献   
4.
对白音阿扁叶蜂防治试验,表明采用2.5%的功夫乳油5000倍液、4.5%的高效氯氰聚酯乳油5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都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两种菊酯类药剂成本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小,在防治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鸡舍环境耐药细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舍内粪便、空气和舍外环境(10、50、100m)中的空气分离到的细菌鉴定,包括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实验以及细菌含量统计学分析,证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排往鸡舍周围环境,舍周边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生物污染。研究显示,在粪便、舍内空气、舍外环境10、50、100m空气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80%以上对氯霉素(CMP)和对苯唑青霉素(OXA)耐药;粪便和舍内外环境空气中的80%以上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MP)、头孢唑啉(CFZ)均为抑制。证明该鸡舍曾经使用过这些药物治疗或作为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鸡群产生了耐药细菌菌株,并向环境传播。测量数据统计结果指出,十里河鸡场鸡舍内环境空气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外环境中相应菌群含量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舍外10、50、100m之间的相应菌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鸡舍内环境细菌气溶胶含量产生多,含量高,菌源强度大;另一方面,反应了鸡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能向舍外环境扩散,位舍外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动物源性生物污染,影响范围大于100m。通过对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来源的探讨发现,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内空气相应菌群数量关系比较,呈现正相关(r=0.99)。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粪便可能是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简易自发气调贮藏(MA)和充氮气调贮藏(NA)条件下,杨梅贮藏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变化和对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中,乙烯浓度在2d达到高峰;O2前4d浓度急剧下降,后维持在2.48%至1.78%;CO2一直呈上升趋势,试验过程浓度提高了124.3%。在NA中,乙烯高峰出现时间明显推迟、峰高降低;O2浓度维持在2.28%-1.82%,CO2变化与MA相似,浓度提高了131.3%。MA和NA均有效延缓杨梅鲜果的软化变质,减缓果实硬度和总糖的下降速率。贮藏至16d,NA和MA中果实变质率分别比对照下降31.6%和22.5%,硬度比对照增加25.93%和21.98%,总糖含量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A 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种兔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兔舍内需氧菌含量分别为1.73~85.8×103CFU/m3、2.71~9.66×103CFU/m3空气,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0.94~7.84×103CFU/m3、1.02~6.54×103CFU/m3空气。兔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马胃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占葡萄球菌总数的26.3%~29.6%,其次是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还对需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 ndersen-6级收集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约有56.4%的需氧菌和49%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在3~6层上,空气动力学直径(A erody-nam ic d iam eter,D ae)在6~0.2μm,它们能进入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饲养员和动物的呼吸道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中农 9号黄瓜是用自交系 183和 185配制而成的少刺、短瓜型高产多抗一代杂种。中早熟 ,生长势强 ,耐低温弱光性好。抗黑星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 ,中抗霜霉病等。每 6 6 7m2 产量 75 0 0~ 15 0 0 0kg。适宜日光温室、春棚及秋棚延后栽培 ,以日光温室越冬嫁接栽培效果最好。已在山东莱西、莱阳、青岛、寿光及江苏等地推广 10 0 0hm2 以上。  相似文献   
9.
黄瓜叶色突变体遗传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从黄瓜雌性系9110G中发现能稳定遗传的叶色突变体。该突变体子叶和第1~2片真叶最初为金黄色,叶绿素含量约为正常株的3/5,但随着叶片的生长这些叶片逐渐转绿。该突变体叶色黄主要是由叶绿素降低引起的,与类胡萝卜素无关。通过对亲本、F。、BE及F2后代观察和叶绿素测定,证明该突变体是细胞核遗传,由单一隐性基因控制,并且绿色对黄色为不完全显性。该突变性状是研究光合系统和基因定位的好材料,同时也可用来作为指示性状鉴定杂种纯度。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Y-98和Y-goat的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红霉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goat和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98的联合药敏作用.结果表明,这8种抗菌药物对Y-goat和Y-98的MIC(μg/mL)分别为:环丙沙星0.223、0.002 23,氧氟沙星0.281、0.014 0,单诺沙星0.136、0.014 0,红霉素0.021 8、无效,罗红霉素0.032 7、无效,泰乐菌素0.042 2、0.039 0,泰妙菌素0.021 7、0.052 0,四环素0.195、0.052 0.红霉素与氧氟沙星的联合药敏指数为1,是相加作用;红霉素与泰乐菌素对Y-goat的联合药敏指数为1.5,是无关作用;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98的联合药敏试验指数均为0.375,是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