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信重工高级技工学校抓住有利时机,立足自身实力的增强,探索实践出有特色、讲实效、能双赢、促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2.
不同硼营养下甘蓝型油菜体内游离氨基酸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缺硼、正常供硼、硼过量)对油菜幼苗叶片及花药内游离氨基酸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硼和硼过量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异常,幼苗干物重显著下降,植株幼苗叶片与花药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升高,而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同时,氨基酸的组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适宜供棚(缺硼、硼过量)使幼苗叶片内辅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氨基酸含量的下降,而花药内脯氨酸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3.
4.
5.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智库作为支撑社会各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有必要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结合开放式创新环境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从服务定位、服务内容、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总结了当下智库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向,从服务框架、系统和方法上提出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构建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最后,着重从环境、机制、服务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新形势下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物质制备活性炭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锋民  郑浩  邢宝山  王震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30-13735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化工、制药、食品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广嗣的应用前景。植物生物质资源因其自身的特性是制备活性炭最有前景的原料之一。目前活性炭研究中常用的植物生物质原料分为农业残余物、木材类原料、竹类原料和木质素四大类。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阶段。活化方法有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和蒸气裂解活化法。物理和蒸气裂解活化法干净环保,但是成本高、技术不是很成熟;化学活化法技术成熟,应用最广泛,但是化学药剂的应用引起的设备腐蚀和环保问题难以克服,应用逐渐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木醋液作为蔬菜叶面肥的应用潜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施不同稀释倍数(50、100、200、400 倍)的木醋液对青菜和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蔬菜产量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和50 倍时达到最佳生长效果,青菜和生菜产量分别提高了7 和19 倍。当稀释倍数为100 倍时,平均单株青菜维生素C 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清水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4.8、11.4 和0.65 倍。而木醋液对生菜可溶性糖含量并没有促进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可溶性糖的合成。相反,木醋液稀释50 倍可显著促进生菜维生素C 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其单株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7 和276.6 倍。分析表明,木醋液作为新型液体有机材料具有替代一般化肥的潜在优势,一定浓度的木醋液能够促进蔬菜的生长,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调控蔬菜品质,为木醋液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这一稿件是笔者寄请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审改后,由陈教授转寄本刊的。原文中的一些习惯称法,陈教授曾进行了修改,如改“乌龙茶”为“青茶”;改“半发酵茶”为“半绿半黄茶”;改“叶内发酵”为“叶内化学变化”;改“青叶发酵”为“叶质变化”等等。本刊对原文以及改法均未加更动。  相似文献   
9.
10.
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环境复杂,山地灾害严重,泥石流灾害处于高风险区,是浙江省泥石流的重灾区。随着龙泉市旅游、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泥石流的成灾特征及防治研究愈加紧迫。通过普查、遥感解译、专家详查等方法,共调查了146条沟谷,其中重点调查96条,典型调查49条,确定泥石流隐患46处。经分析发现龙泉市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表现出市域面积大范围分布泥石流,集中在台汛期爆发,主要沿断裂带分布,合适的地貌条件利于泥石流形成,火山岩区域发生泥石流几率高,水土流失区和植被良好区均会发生泥石流共6个特征。并根据泥石流灾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可为该市泥石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