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咸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离子,当咸水进入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物理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土壤的入渗特性.为了分析单因素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和钠吸附比(SAR)的咸水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咸水的土壤表征饱和导水率在2.99 g/L时存在突变现象,并达到最大值;当矿化度为3 g/L,而SAR不同的水入渗时,SAR在8.15(mmol/L)1/2时,饱和导水率达到最大值;当SAR大于8.15(mmol/L)1/2时,饱和导水率呈下降趋势.利用Green-Ampt模型及一维代数入渗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可以描述咸水入渗特征,但相关参数具有不同于淡水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累积入渗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分析得知,长历时入渗的情况下,Green-Ampt模型较精确;在短历时入渗情况下,一维代数入渗模型较精确.  相似文献   
2.
咸淡组合淋洗对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紧缺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浅层地下微咸水,以全部淡水和全部咸水为对照,采用两咸一淡组合淋洗的方法对垂直土柱淋洗后土壤剖面的水、盐分布规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累积入渗量相同的前提下,咸淡组合次序对土壤大孔隙的形成有影响,导致土壤透水性不同,通过入渗进入土壤的总盐量是土壤含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渗历时的延长有助于提高土壤剖面脱盐深度,淡-咸-咸的组合次序洗盐效果最好;各种咸淡组合次序均导致20 cm深度处的钠吸附比较初始值增大,尤其是全部咸水入渗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有可能导致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该研究为微咸水的田间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栗涛  闫宇振  余梁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501-10502
结合我国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实际,从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概况入手,分析了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栗涛  王全九  张振华  吴忠东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0):159-163,111
为缓解黄淮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微咸水,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以中苜一号为供试材料,以淡水(矿化度为1 g/L)处理为对照,分别采用矿化度为3、5、7 g/L的微咸水对苜蓿的发芽率和株高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矿化度为3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时,苜蓿的发芽率和株高与淡水灌溉无显著差异;但采用矿化度为5 g/L和7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时则有显著差异,对灌溉水矿化度和发芽率的分析表明,要保证发芽率不低于80%,则需控制矿化度不高于4.48 g/L。对矿化度和株高的分析表明,要达到满意株高,需控制灌溉水矿化度不高于4.66 g/L,否则长期的盐分胁迫对苜蓿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稞与燕麦中蛋白质及β-葡聚糖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碱法、酶法、复合法,本文主要对碱法、酶法以及物理方法辅助其他提取方法进行论述。综合得出,虽然碱法适合提取植物蛋白质,但由于其高浓度碱会使植物蛋白产生反应,使其营养物质变性,进而产生不利于肾脏功能的有毒物质。相对于碱法,酶法反应条件温和且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但其成本较高。此外,在上述提取工艺过程中加入物理法进行辅助不仅可以降低提取成本,而且可显著提升植物蛋白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