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界风速气力输送模糊控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建立了临界风速气力输送模糊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控制效果,并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从而解决了气力输送过程中按动耗最低原则自动调节和控制风速的问题,为气力输送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车辆变速箱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变速箱发生异常或故障,则导致变速箱失效而发生事故。以车辆变速箱为对象的故障诊断技术属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领域,是基于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产物。为此,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车辆变速箱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车辆变速箱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我国的农用车辆故障诊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车辆转弯制动防抱死系统仿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充分考虑车辆转弯制动时车轮法向载荷以及回正力矩的影响,建立了汽车弯道行驶的8自由度整车模型。用该模型对车辆转弯制动时的车速与轮速的变化、车轮滑移率的变化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动力耦合机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设计了一种单电机单行星排动力耦合机构,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能够实现10种工作模式。首先,根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进行动力耦合机构构型设计,并运用杠杆法分析了动力耦合机构转速转矩关系。然后,进行参数设计并建立动力耦合机构三维模型。最后,对动力耦合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经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动力耦合机构能够满足工作使用要求,且能够有效避免与外界激振频率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5.
车架是电动汽车整体受力的基体,其受力状态复杂,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对车架的动态性能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为车架设计提供指导。针对某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首先利用CATIA建立其3D模型,然后以igs格式导入到HyperWorks中,在HyperWorks中进行几何清理、抽取中面以及划分壳网格,最后在Optistruct求解器中求出该车架在自由状态下的前二十阶频率。仿真结果表明,车架的一阶模态频率与激振频率相近,故需要对车架的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ANFIS的球形农业物料Re-C关系曲线的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利用传统的关联式方法求解球形农业物料阻力系数的缺陷,基于ANFIS重新建立模型,实现了对Re-C关系曲线的拟合。利用新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经训练的ANFIS能很好的反应Re-C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Re-C拟合曲线计算阻力系数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以某电动汽车的前轮盘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多物理场方法建立盘式制动器有限元模型;在确定模型求解的分析步、载荷以及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盘式制动器的热-结构耦合场的仿真分析;通过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对实例电动汽车盘式制动器热-结构耦合场的瞬态应力场与温度场进行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制动盘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图,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序分析与模糊聚类的变速箱齿轮故障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LC5T81变速箱疲劳寿命台架试验采集的齿轮运行状态振动信号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特征向量提取,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变速箱齿轮运行状态特征向量样本的亲疏关系,实现了对变速箱齿轮的跑合运行状态、磨损运行状态和故障运行状态的识别与诊断。验证表明,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故障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变速箱齿轮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9.
扒渣车是冶金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首先介绍了扒渣车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然后在分析扒渣车产品研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扒渣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存在问题,最后对扒渣车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要求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业物料临界速度的实验测量与仿真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一些种类农业物料临界速度的测量实验。并将实验方法与建立的仿真模型计算方法及经典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