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包被率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了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包被率检测系统(SCRMS)。该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直接输出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包被率的检测结果。SCRMS 为包衣种子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亦为种衣剂剂型研究、包衣机质量监控及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项目中良种包衣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配套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水稻突变群体的构建及功能基因组学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随着水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完成,功能基因组学已成为重点研究内容。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生物有机体内各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而了解所有基因如何协调发挥作用完成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分析鉴定基因功能的方法,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饱和的基因突变群体,通过突变体分析鉴定基因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各种构建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在功能基因分离鉴定上的应用。自发突变的频率极低,且自发突变基因的分离难度比较大,只能作为突变群体构建的辅助方法。利用EMS等化学诱变剂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大量点突变群体,并可用TILLING进行突变检测,但多位点的点突变使突变表型难以鉴定。由快中子等物理诱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大量缺失突变体,且可用Ddeteagene系统进行检测;但多基因缺失、多位点缺失和内含子缺失等使突变表型的分析可能无法进行。利用T—DNA、转座子和反转录转座子等构建插入突变体已经成为突变库构建的主要方法。T—DNA插入已成功应用于水稻大规模突变体的构建,但只限于转基因效率较高的品种;T—DNA在基因组中整合的复杂性以及转基因过程中由组织培养等引发的突变等,增加了突变体表型和分子分析的难度。Tos17是目前应用最为成功的反转录转座子,但多拷贝的插入使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和分子鉴定较为困难,因为只有10%左右的突变性状是由Tos17插入引起的。理论上,Ac/Ds双因子系统是目前最理想的水稻插入突变库构建体系,Ds的单拷贝插入,大大方便了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分子鉴定;Ds的回复突变,可以验证突变表型是否由Ds插入引起;但在血转座酶驱动下Ds可能发生的多次跳动所形成的痕迹(footprint)也可能影响突变表型的分析。RNAi可以有效地使目标基因沉默,但并不是所有基因均可被RNAi沉默;对多因一效基因或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家族,RNAi会同时作用这些基因,沉默表型很难鉴定。可见,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不同的方法是可以互补的,通过各种方法是能够构建成理想的水稻突变库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