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症状 患病公猪近半年时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患猪皮肤干燥,弹力减退,被毛松乱无光泽.2006年3月5日下午,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喜饮水,粪便少而干,腹围增大,腹部触诊有拍水音,患猪有时呕吐,呕吐物呈淡黄色液状,经多次内服泻药、灌肠、输液等均无效果,病猪于8日晚死亡.  相似文献   
2.
赵贤武 《养猪》2007,(4):26-26
目前国内大多数猪场采取的是95~105千克出栏,而国外许多国家由于猪的成熟期推迟,肉猪出栏活重由原来的90千克推迟到114~120千克,这样提  相似文献   
3.
“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零钱攒整钱,养猪过大年”,“一季施肥三季壮,一年施肥三年长”,“养了三年无利猪,富了人家勿得知”这些农谚一方面反映中国几千年传统跛足农业只着眼于“农”,而不是着眼于“牧”,只知猪粪养田,而不知研究饲养之法。  相似文献   
4.
养猪就好比木桶装水一样,每个养猪环节就好比木桶的一块木板,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养猪效益如何当然是取决于养猪最薄弱的环节。笔者在猪场工作十多年,对猪场管理中的许多薄弱环节有所了解和体会,下面提出猪场管理若干常见的“短板”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贤武 《养猪》2007,(3):11-13
笔者所在猪场年均存栏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200余头,杜洛克公猪5~6头,年出栏商品猪2.5万头,猪场在如何提高生长肥育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上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多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生长肥育期间(20~100千克)成活率98%,平均日增重为730~800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中医大家徐灵胎在《病同人异论》中曾说,"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何也?"意思是,同一种病,治这个病人有效,而治另一个病人却没效,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存在一定的致病内因。而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赵贤武 《养猪》2005,(6):15-16
断奶-肥育生产方式即一条龙饲养法,是把断奶仔猪直接从产仔舍转移到肥育舍养至上市体重,从而减少了从保育舍到肥育舍的转移环节。避免了由此对仔猪造成的应激反应。近10年来,北美养猪业正在迅速转向断奶-肥育生产方式。此方式的许多优越性也日渐显现出来。其主要优点是减少应激和发病,节省劳力,提高增重,加快出栏。为探索断奶-肥育生产方式的可行性和主要技术措施。笔者所在单位两个猪场于2003年5月开始逐步展开断奶-肥育生产方式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赵贤武 《养猪》2011,(2):41-43
1应激与猪病 1.1各种不良应激广泛存在于猪场日常生产管理中,应激就是有害刺激,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亚疾病状态。轻微的应激可以使猪得到锻炼增强抵抗力,但过强、过久或过多的应激将超过机体的抵御能力,造成机体的内环境遭到破坏,即出现病态或应激综合征,表现生产力、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发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北美养猪业正在迅速转向断奶—肥育的生产方式,即断奶仔猪直接从生产母猪舍转移到肥育舍养至上市体重,减少了从保育舍到肥育舍的转移环节。主要优点是减少仔猪应激和发病,节省劳力,提高增重,加快出栏。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断奶—肥育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