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怡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08-108,113
介绍了番茄夏季育苗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及苗床管理等,为减少番茄苗期病虫危害、提高番茄夏季育苗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成都郊区农业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意义重大。 【方法】文章选择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建立浅丘、平坝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样区各 2 个,通过 2013 年和 2018 年分辨率优于 1 m 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计 算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2013—2018 年该地 区农业用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园地、设施大棚和坑塘水面等占比上升,耕地和林地占比下 降。(2)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为耕地转出与园地转入,其中耕地主要转为园地、设施大棚和 建设用地,分别占转出面积的 64.1%、15.3% 和 12.5%;园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分别占 转入面积的 83.2% 和 11.5%。(3)浅丘、平坝不同地形农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同,显著影响农 业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浅丘区以耕地和林地转为园地为主,平坝区以耕地转为设施大棚和果 园为主。【结论】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类型、规模化趋势改变了该地区农业土地利 用格局、提高了土地集约化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分六号影像的四川盆地油菜种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高分六号多光谱影像调查评价四川地区油菜种植空间分布现状。方法:以四川盆地四川部分油菜种植区为调查区,选择油菜识别最佳时期的高分六号卫星多光谱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及几何精纠正,通过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提取调查区内油菜种植空间信息,初步评价该区油菜种植区的空间分布现状。结果:结合地面调查样方数据验证:①基于高分六号影像的油菜分类总体精度为82.06%,Kappa系数为0.6997。②盆地内四川地区2019年油菜种植面积约为103.24万hm~2,规模种植区主要分布于成都、德阳、绵阳、雅安、眉山、乐山等地区。结论:高分六号遥感数据及监测结果可为四川农业产业发展及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应用深度学习和遥感影像实现养殖水体信息的快速提取,以成都平原为研究区,以Sentinel 2A和高分6号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国产开源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训练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构建遥感影像的水体语义分割模型,用于提取成都平原养殖水体信息。Deeplabv3+方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94.14%和0.88,均高于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法和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模型对阴影和建筑物等误分为水体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小面积和细小线状水体信息的提取则受影像分辨率影响,效果无明显改进;成都平原2018年和2020年养殖水体面积分别为22.3 khm2和28.6 khm2,其验证区青白江区、新津县和广汉市养殖水体面积的泛化提取结果验证误差均≤±10%。该研究结果可为应用深度学习平台建立遥感影像的水体语义分割模型及提取水产养殖水体信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四川气候多云雨天气,通过全覆盖遥感影像解译来掌握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非常困难,采用野外实地抽样调查与遥感影像分类相结合是有效可行的方法。【方法 】文章以遥感和GIS为手段,充分利用“两区”划定耕地基础数据,采用两级空间分层抽样方法和实验最优空间抽样体系的设计来建立长期的野外调查样方。采用空间分析技术、传统抽样方法相结合的两级空间分层抽样技术,在不同研究区内,以误差、变异系数和抽样个数为抽样效率的评价指标,实验和确定不同层的样方大小、抽样方法和抽样比例的最优抽样体系;通过确定的最优抽样体系,反推2022年研究区油菜和小麦面积,验证其精度。【结果 】抽样体系中样方大小为0.5 km×0.5 km、抽样方法为分层顺序抽样方法或分层麦士比抽样方法、抽样个数为25个左右,误差和变异系数较小,为最优抽样体系。【结论 】经验证,用最优抽样体系反推的2022年油菜小麦面积精度均在93%以上,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不同区域的最优抽样体系,布设了长久的野外调查样方。  相似文献   
6.
金丝绞瓜是一种绿色保健果蔬,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之一,文章从品种、气候、效益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总结了金丝绞瓜种植优势,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运用遥感手段掌握云南省甘蔗种植区域空间分布特征,评估甘蔗种植优势度,以云南甘蔗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Landsat8-OLI为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结果,通过极大似然法提取甘蔗种植区域空间分布及面积,利用比较优势指数法、使用甘蔗遥感面积评估各区甘蔗种植优势度。2014—2016年遥感影像监测显示,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约为24.12万hm 2,主要集中分布在该省西南以及南部地区的主要河流沿线地带,临沧、德宏、保山、普洱、文山等区域的甘蔗面积约占全省的88%。比较优势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临沧、德宏、普洱、保山、西双版纳的甘蔗规模优势指数分别为4.76、5.25、2.07、1.53、3.26,为云南甘蔗种植的优势区域;文山、玉溪、红河、大理等地区规模优势指数均小于1,种植优势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甘蔗种植空间布局与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是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在试点阶段,通过对四川省试点县中丘陵区"两区"划定项目调研,依据"两区"划定概念、方法以及划入原则,讨论了"两区"划定中片块、地块在划入条件及界定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调研分析,本文认为:(1)"两区"片块、地块划入条件需增加弹性。(2)片块划定时考虑农业规模经营和实际地形地貌,补充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如道路、沟渠)的相关信息,补充完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等信息,建立片块数字空间信息库,为"两区"划定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生态建设等提供详实的基础信息。(3)综合考虑县级农村资源空间管理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两区"划定信息平台应与其他已有相关平台进行整合。本论文探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以供相关决策机构的管理、实施作业人员后期的"两区"划定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成都郊区农业土地利用空间集聚及斑块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时空大数据分析近年来成都郊区典型农业乡镇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为开展乡镇农业土地利用评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信息支撑。【方法】 文章使用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Google Earth高分辨率真彩色合成影像和WorldView-2影像相结合的数据源,提取研究区农业空间土地利用信息,通过莫兰指数、热点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 ①园地较其他类型的聚集效应明显,呈现典型热点和冷点区域,其中热点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的丘陵区域,冷点区域分布于东部的平原区域。②土地利用斑块变化指数表明耕地、园地和设施农用地变化明显,耕地平均面积减少,园地和设施大棚平均面积显著增加。【结论】 郊区乡村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及作物用地类型存在显著聚集效应,粮油种植业则随着其他作物、大棚及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聚集效应逐步下降。农业用地逐步由单一粮油产业主导转为粮油、蔬菜、水果、水产养殖等多元结构,土地斑块特征受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发展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蒋怡  柳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74-11176
以四川省华蓥市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测算出区域土地整治潜力,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规划方案,将华蓥市划分为基本农田、粮食后备产区和生态山地旅游区3个潜力功能区。初步确定省、市、县3级投资共计24个重点项目,整治规模分别为1396.00、656.08和7766.89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