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鲵赤皮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1-型荧光假单胞菌,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霉,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铒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酚A(BPA)对小鼠肾组织的毒性效应。【方法】将BPA溶于金龙食用油中,备用。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Ⅰ组为对照组,注射食用油1 mL/只;Ⅱ~Ⅴ组为药物处理组,分别注射0.1,0.5,1或2mg/mL的BPA 1 mL/只,每5 d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于末次注射后第5,10,15和20天各组分别取1只小鼠处死,取肾脏,用多聚甲醛固定,常规方法制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观察-βactin的分布定位,分析BPA对小鼠肾组织-βactin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第5~15天,0.1和0.5 mg/mL BPA处理组小鼠肾组织-βactin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和2 mg/mL BPA处理组小鼠肾组织阳性细胞数量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第20天,各BPA处理组小鼠-βactin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小鼠肾组织中-βactin阳性细胞随BPA剂量的增加与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只产蛋高峰期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内侧隔核至Meyner基底核,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呈连续性分布,且各区神经元的密度,大小及着色强度不均。MS、NDBV/H及旧纹体膨大部的阳性细胞分布密集,且突起较明显;原始旧纹体部阳性细胞分布稀疏,突起明显。结果表明,在鸡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广泛分布着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这为鸡的基底前脑-海马投射系统积累了资料,表明该区在鸡的学习、记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Ⅰ-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伤口涂抹氯霉素软膏和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发病大鲵,每天剂量为15mg·kg-1,7d后完全治愈,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饵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下丘脑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下丘脑中一些近年研究较多的神经肽在下丘脑中的分布和对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功能作了介绍。可以看出目前所发现的银多种神经肽均可在下丘脑中找到,且其中的大部分均广泛分布于下丘中,发挥递质和激素的功能,从而为下丘作为神经中枢和内分泌器官提供了形态学基础。现今对神经肽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陕北东亚钳蝎体重和性别与产毒量的相关性,本实验采用电刺激法提取陕北野生东亚钳蝎毒液,比较了蝎子体重和性别与产毒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蝎产毒量与体重呈正相关,体重越大的蝎子,其产毒量也越多。300~1400 mg的雌蝎,产毒量为5.72 ± 1.64~16.68 ± 3.55 mm,300~900 mg的雄蝎,产毒量为5.68±1.54~16.17 ± 3.36 mm。500~900 mg的同体重雌雄蝎,雄蝎产毒量明显高于雌蝎,暗示雄蝎与雌蝎在运动、采食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结果为陕北野生蝎蝎毒的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陕北野生东亚钳蝎血淋巴的一般生理生化特性,采用针刺毛细管法提取蝎血淋巴,测定其渗透压、pH、总蛋白质含量、细胞数目及类型等多项特性。结果显示,陕北野生蝎的新鲜淋巴液为淡琥珀色,占体重的4.64%;其渗透压相当于0.6%NaCl溶液的渗透压;pH6.4~6.7,偏酸性;总蛋白质含量为27.013mg/mL。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蝎血淋巴血清蛋白质,可见7条明显条带。血淋巴中的细胞数为1.79×107个/mL,可分为5种不同类型,其中原血细胞占75.37%,类绛色细胞占1.73%,浆血细胞占2.30%,囊血细胞占21.31%,粒血细胞占1.98%。这些研究结果为陕北蝎的人工养殖及蝎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积累了系列技术参数,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枣树害虫盗毒蛾的生长、发育、取食等生物学特点,为枣树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延安6—8 月自然条件下,分别用丝绵木叶、枣树叶及白菜叶3 种叶片饲喂枣树害虫盗毒蛾幼虫,观测比较其体重、体长、蜕皮、结茧和羽化等生长特点,对记录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枣树盗毒蛾幼虫体重和体长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而增长,共蜕皮6 次,7 个龄期,但白菜叶组较丝绵木叶组和枣树叶组在蜕皮时间、体重和体长增长上均有显著不同,白菜叶饲喂组幼虫平均体重和体长最终分别可达6862.6 μg 和1.71 cm,而枣树叶组仅为2004 μg 和0.9 cm。盗毒蛾结茧、羽化及存活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丝绵木叶组显著高于其它2 组,其幼虫结茧率及羽化率分别为30%和10%,枣树叶组的存活率最低。研究结果对枣树盗毒蛾的测报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1种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进行4种水产动物病原菌,肠型点状气单胞基本国策 ,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的药效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9,12.5,0.2,0.2μg=mL,均为高度敏感。依据该种喹诺酮类的药产学,药动学和这特性,设计出新鱼药“鱼虾康-Ⅰ”,其一般预防剂量为0.10-0.15g/(kg.d),治疗旧为0.2-0.3g/(kg.d)。  相似文献   
10.
朱NFDD4RAPD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Huan基因组DNA为材料,对RAPD反应体系各参数进行了筛选,建立了一套较好的反应体系。该体系为:Mg^2 浓度为2.5mmol/L,dNTP浓度为2.0mmol/L,随机引物浓度为0.33μ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0.5U/μL,模板DNA用量为50ng/μL,反应终体积为25μ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