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和物种组成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草地在刈割和放牧等干扰下,发生逆行演替,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及种子数量呈递减的趋势,轻度退化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最高,有23种植物,种子数量最多,有4 303粒,禾本科所占比例较大,为32.3%;而极度退化草地物种组成最低,有14种植物,种子数量仅有1 156粒,禾本科只占8.4%.草地逆行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在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别,中度退化阶段差别最大,有18种植物未在种子库中出现,极度退化阶段差别最小,有2种未在种子库中出现.  相似文献   
2.
传统苗木的栽培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城市园林绿化不断提高的要求。容器育苗作为一种新型的苗木栽培技术,不仅减少了移栽的步骤,同时也提高了园林绿化的整体技术水平,为精品苗木栽培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苗木容器化栽培发展现状,如何为我国苗木容器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铃蟾是蛙类中一个非常原始的类群,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铃蟾科铃蟾属,在分类上作为独立的铃蟾科,是介于原始蛙类和较高级蛙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类群。铃蟾一共有7种,其中2种分布于欧洲,5种分布在亚洲,而这5种在中国均有分布。铃蟾腹部颜色鲜艳,遇到危险时会分泌毒液,并将腹部朝上,露出腹部警戒色以恐吓敌人、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某主变扩建项目在施工调试工程中遇到的110 kV过程层A/B网交换机VLAN划分问题,部分GOOSE链路、SV链路怎么完善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了某变电站扩建3号主变压器的顺利投运,解决了该站即将面临的主变过载问题;提高了该站的运行可靠性及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植物化感作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物的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化感植物通过淋溶、挥发、残体分解和根系分泌等过程,释放出化学物质,引起植物种间或种内的相互作用,产生有害或有利的影响。化感作用影响着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分布格局、群落的演替、种子的保存和萌发以及氮循环等。主要对草地植物的化感物质种类、化感物质作用特点、释放途径、影响化感物质产生的因素以及化感物质提取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了草地植物化感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婷  王开丽  豆鹏鹏  黄晶  张旭泽  苗正洲  王堃 《草地学报》2022,30(12):3184-3190
为探究河北坝上地区饲草与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本研究在河北省察北管理区种植3种一年生饲草(燕麦Avena sativa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玉米Zea mays L.)和4种主要农作物(莜麦Avena chinensis Metzg.、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通过种植试验比较一年生饲草和农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一年生饲草产量高于农作物,其平均水分利用率(52.93%)比农作物水分利用率(36.33%)高出16.60%,玉米产量(63.92 t·hm-2)最高,水分利用率最高(141.80%),马铃薯(19.53%)水分利用率最低;一年生饲草水分利用率由植株磷含量、植株钾含量、温度、细胞间CO2浓度、鲜干比共同解释;农作物水分利用率由茎叶比、植物氮含量和细胞间CO2浓度共同解释。  相似文献   
7.
详细研究了冷、暖季草坪进入人工处理休眠前32d进行末次修剪处理而导致的草坪根系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修剪处理的草坪根系储存的营养物质明显低于未修剪草坪,而且不同修剪处理间差异显著。通过构建回归方程计算可知,在1/3修剪原则下,如果要达到对照未修剪草坪根系储存的营养物质水平,草坪休眠前进行末次修剪的时间,高羊茅(Fescue arundinaces schreb.)为41d,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为52d。  相似文献   
8.
美国截叶胡枝子的硬实率很高,发芽率只有17.3%.经过种子预处理,如采用不同温度下浸种、98%浓硫酸浸泡、机械破皮和机械破皮结合热水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机械破皮后用60℃热水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4.0%和74.3%;其次是机械破皮,平均发芽率达到50%;浓硫酸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浓硫酸浸种5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44.7%;热水浸种的处理效果不佳,最好的90℃热水浸种处理发芽率也仅有26.7%.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方法对美国截叶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叶胡枝子(Lespedezacunecta)是原产于亚洲东部的一种多年生的豆科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野生分布很广。它具有耐瘠、耐旱、耐酸、耐热、固土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在国外也颇受重视。我国于1983年从美国引种,通过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研究证明,引进的美国截叶胡枝子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状,是南方草地改良的希望种子。但是在生产中,由于其硬实的存在,使得种子的发芽率很低,往往造成出苗困难和草地建植缓慢,甚至出现严重缺苗断垄的现象,直接影响田间产量,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试验采用不同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方法对美国截叶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截叶胡枝子的硬实率很高,发芽率只有17.3%。经过种子预处理,如采用不同温度下浸种、98%浓硫酸浸泡、机械破皮和机械破皮结合热水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机械破皮后用60℃热水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达到64.0%和74.3%;其次是机械破皮,平均发芽率达到50%;浓硫酸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浓硫酸浸种5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44.7%;热水浸种的处理效果不佳,最好的90℃热水浸种处理发芽率也仅有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