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石鸿熙主编的《棉花的生长和组织解剖》即将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已开始征订。这部书紧密围绕棉花生育进程,配合看苗诊断,广泛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软X透视新技术,按棉花一生,从休眠种子,经萌发出苗,发根生枝长叶,直到现蕾开花结铃,纤维形成和种子成熟,系统描述了各  相似文献   
2.
在上一讲,我们着重介绍了棉花如何通过根、茎、叶的活动,进行营养生长,积累干物质的过程。一般而论,营养生长越好,其干物质数量积累越多,生物学产量也就越高。但是,人们种植棉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它的生物学产量,而是希望有一个高的经济学产量,也就是要求尽量多收籽棉,尽量多收棉纤维。生产上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高大空棉田,收棉柴不少,棉花产量却不高,有时经济学产量在整个生物学产量中的比例还  相似文献   
3.
棉花的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营养生长,夺取棉花高产就无从实现。从一粒小小的棉种长成一棵丰产棉株,在它短短的一生中,需要通过根系日以继夜地吸收水分、养分和茎枝的上下输导以及大量叶片日积月累的光合作用,才能使干物质数量有上千倍的增长。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赖以积累干物质的营养生长过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还是分别从各个营养器官谈起吧。  相似文献   
4.
5.
在低酚棉试种阶段,乃至推广初期,一些地方因不了解其生育特性,以致栽培失当而造成减产。低酚棉作为一种新兴类型,在生育特性上,究竟与常规的中、高酚棉有何不同,我们于1986~1987年,着重研究了不同含酚类型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表现型之间在苗期生育特性上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外施棉酚于低酚棉对苗期生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利用棉籽壳培养灵芝、银耳的秘密不要轻视棉籽壳,籽壳虽轻利用价值高。它既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又是最经济的人工培养基。干棉籽壳分别含多缩戊糖22—25%、纤维素37—48%、木质素29—42%,经过一系列化工处理,可生产出糠醛、醋酸钠、酒精、丙酮、乙酰丙酸、植物激素等十多种极其有用的产品。另外,棉籽壳壳质致密,含碳量高,也是制造活性炭的好原料。还可用来生产质地特别坚硬的棉籽壳树脂胶合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群众性科学实验蓬勃开展。棉区群众发明用棉籽壳、棉籽碎屑作培养基,人工培养好多种药用菌和食用菌获得成功,为农村经济利用棉籽壳开辟了新途径。经过加水浸泡、高压灭菌、人工接种,每百斤棉籽壳可分别培养出:珍贵药材干灵芝十二、三斤或干银耳三、四斤;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徘徊不前,供需矛盾越来越大,进口原棉与年俱增,情况十分严重。之所以造成这样被动的局面,除了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这一政治方面的原因外,还有粮棉比价不合理、棉农口粮偏低等植棉政策方面原因,严重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同  相似文献   
8.
保鲜素是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从植物中提制的一种天然甾体激素,对人畜安全无毒。经药效试验确认,对多种花卉植物和一些农作物具有促进代谢的功能。迄今主要用作花卉保鲜,使用得当,可使花枝挺拔,花朵鲜艳,延长观赏期。为缩短麦(油)后移栽棉的缓苗期,促进花芽分化,实现晚栽早发。1982年上海农  相似文献   
9.
在上一讲里,我们着重介绍了棉花发芽出苗到吐絮成熟的生育规律。大家知道,棉花的整个生育进程需要有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配合。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从种到收辛勤劳动,棉花同样生长六个来月的时间,有的产量高,有的产量则很低,同时纤维品质、品级也有很大差别,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上海发展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若干实践经验,阐述了发展城郊型市场农业所面临的难题及开发上海城郊型市场农业的构思,认为从城乡双向联动,分区推进市场农业、搞好总体规划,开发农业多重功能、依靠科技进步,使创汇农业再上台阶、振兴食品加工,密切联系外食行业、狠抓经济效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等五个方面入手,可促使城郊型市场农业早日跨入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